《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是世界小說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反映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式巨著,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文學領域。今天由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高建軍為您帶來不一樣的《紅樓夢》解讀。
冀圖悅讀 |《紅樓夢》
↓↓↓
《紅樓夢》思想內容的三個方面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身高貴,晚景凄涼,見慣世態冷暖,這是他創作《紅樓夢》的生活和思想基礎。
壹 封建大家族的衰敗
關于封建大家族的衰敗,我認為《紅樓夢》其實只是寫了賈府一家的衰敗史,而非傳統所謂的“四大家族興衰史”。
曹雪芹從多方面揭示了賈家的衰敗的必然。首先是窮奢極欲的生活,秦可卿的喪事辦得極盡鋪張之事,一副棺材要用一千兩銀子;賈府為了風光,還花一千二百兩銀子為賈蓉捐了個“御前侍衛龍禁尉”;為了迎接元妃省親,賈家要特意修一座“省親別墅”,耗費之大連元妃都覺得太過奢侈了;此外,賈府荒淫無度的生活及內部激烈的相互傾軋、勾結官府、強取豪奪、欺壓百姓、橫行不法的做派,均導致了賈府的必然衰敗。
貳 美麗女子的悲劇命運
小說中的女子結局幾乎都不美好:林黛玉憂憤而死,薛寶釵連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都沒有守住,元春雖貴為皇妃卻最終成為政治的犧牲品,迎春遇人不淑受盡折磨而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尤三姐自殺,妙玉為匪人所掠不知所終,史湘云一生無托坎坷以終,就連強悍的王熙鳳,最后也是“哭向金陵事更哀”。
作者通過寶玉的口表達了他對于這些美麗女子的深切同情。寶玉常常因為看到鳥兒飛了、花兒落了,而聯想到那些美麗的姐妹們終將有一天會離開自己,會死去,想到這些,他就會悲傷不已。
叁 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
曹雪芹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和為這種愛情所做的努力和掙扎,這也是《紅樓夢》中最為驚心動魄、最為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最具有悲劇意味。他們的愛情,隨著家族的衰敗和眾多美麗女性悲慘命運的到來,而陷入一種暗無天日的絕望之中。
《紅樓夢》的創作特色
《紅樓夢》在藝術上最大的成就是它塑造了大量獨特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寶玉是舊時代大家族中的另類,他聰明靈秀、悟性奇高,在文藝方面可謂多才多藝,對于美好的事物有著高度的敏感。寶玉是賈府中最為清醒的一個人,他能夠認清所謂“仕途經濟”的本質,痛罵那些功名利祿之徒是“國賊祿蠹”。寶玉對于美麗女子的關愛,除了同情她們不幸命運之外,更是一種對于美的珍惜。人世間“骯臟丑惡”存在的目的就是摧殘美、毀滅美、侮辱美。寶玉對這一點看得越清,痛苦也越深,但他卻又無能為力。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評論寶玉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
林黛玉與薛寶釵的形象有著鮮明的對照。黛玉少年失怙,寶釵則有母親和兄長;黛玉體弱多病,寶釵身體較為康健;在性格上,黛玉任性孤高,寶釵則寬容平和;在與人交往方面,寶釵圓融大度,不像黛玉時有鋒芒,這不是有些人認為的所謂“世故”圓滑,而是她的處世方式和原則。寶釵也是個本性善良的女孩子,盡管黛玉時常對她冷嘲熱諷,但她并沒有對黛玉有什么怨言和報復的行為,而且還時時對黛玉加以回護。這就是為什么最后黛玉對寶釵終于心悅誠服的原因了。寶釵對于寶玉的感情也是真實的。她的悲劇在于,寶玉真正愛的不是她,她得到的只是一個沒有愛情的空殼婚姻。
《紅樓夢》的結構宏大而有序,人物眾多、頭緒紛繁、事件層出。但人物有主次,事件有輕重,隨著故事的推進、人物的交叉、情節的變化,都能圍繞著中心線索展開,前后照應絲絲入扣。《紅樓夢》問世后不久即廣為流傳,文人士大夫中一度以談論紅樓夢為時尚。圍繞《紅樓夢》的研究探討也開展起來,且興盛不衰,竟至形成一門紅學,紅學流派眾多,紛爭不已。隨著新的傳播方式的到來,《紅樓夢》必然會煥發出新的生命光彩。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呼新娜、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