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英國超人氣二手書店店主的吐槽日記,不含雞湯,但絕對走心,冷幽默外殼下記錄了被電商沖擊后掙扎維生的書業日常。本期《冀圖悅讀》,石家莊什卯藝術書店主理人佳禾將為我們推薦《書店日記》,一起感受實體書店背后的五味雜陳!
冀圖悅讀|《書店日記》
↓↓↓
書海拾貝 走進《書店日記》
《書店日記》作者肖恩·白塞爾
在這個電子書盛行、網購便捷的時代,我依然對實體書店情有獨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與書店、與我、與每一位愛書之人息息相關的書籍——《書店日記》。
《書店日記》記錄的是蘇格蘭一家最大的二手書書店一年間的經營日常,作者是這家書店的店主——肖恩·白塞爾。書中,肖恩用他犀利甚至有些刻薄的文字,將店內滿目書籍所承載的故事娓娓道來,同時也展現了在電商沖擊、快節奏生活影響下小書店的生存現狀,以及出版社與作家所面臨的種種難題。
這本書一經推出,便成為英國書市的黑馬,受到了《衛報》《獨立報》《出版人周刊》《芝加哥論壇》等權威媒體的報道和推薦。書友們也在豆瓣上給它打出了9.1的高分,足以證明大家對它的喜愛。
共鳴與思考 我與獨立書店的故事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有強烈的共鳴感。肖恩在一開始接手書店的時候,每天吐槽不同的顧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書店里的一切。慢慢地,他發現了其實書店不是那么的不堪,相反,來到書店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個人只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社會。他也從最初的不感興趣、漠不關心,到后來的熱愛、全情投入。這和我個人的經歷如出一轍。
我也曾對書店行業充滿困惑和迷茫。每天面對少的可憐的營業額和訪客量,我也曾心生退意。但每當看到那些熱愛書籍的顧客,在書店里流連忘返,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開書店的信念。
獨立書店 城市文化的風景線
獨立書店相較于我們熟知的新華、西西弗、鐘書閣等大型連鎖書店,體量會更小,選品也更小眾。它們在傳統書店中獨樹一格,具有無所依附、人文關照等特點。獨立書店不僅僅是一個賣書的地方,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風景線,是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的體現。
它們為城市的文化氛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閱讀空間。在獨立書店里,你可以找到那些在大書店里難以尋覓的小眾書籍,也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書友交流心得。肖恩的書店為了生存,不得不附帶賣各種淘來的雜項,如古董桌子、盥洗臺、便宜首飾等,以貼補書店的收入。這樣的場景,在國內很多獨立書店中也并不罕見。
什卯藝術書店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通過《書店日記》這本書,了解到經營書店的有趣或感人的日常,或許能激發大家探索一家書店的好奇心,甚至自己開一家書店的想法。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呼新娜、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