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跨越千年的奇幻經典
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冀圖悅讀|《山海經》
↓↓↓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一部極為重要的古籍,它以豐富的內容和奇幻的想象力,成為華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為大家推介的書是《山海經》,由崇文書局出版,谷瑞麗、趙發國譯注。兩位譯者是專門從事語文教育學的研究者,曾多次參與《山海經》的選編和譯注工作,這本由崇文書局出版的《山海經》更是獲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山海經》共十八卷,分為《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和《海內經》一卷。它是一部地理博物志,涵蓋了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內容,堪稱一部古代的百科全書。書中既有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也有對古代山川、動植物的詳細記載。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華夏大地的瑰麗景象,激發了無數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山海經》的“奇”
《山海經》的“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神話神仙、神奇的民間國度和奇特的異獸。
神話神仙的奇幻世界
在《山海經》的世界里,人神混居,昆侖山是神仙密度最大的地方。書中記載了眾多神秘的神仙形象,如西王母,她時而端莊,時而猙獰,形象多變。還有昆侖山的人面虎身神,尾巴上有白色斑點,其居住之地東西一投即燃;西北角的“石夷”掌管日月運行時間,而三面人則能長生不死。這些神仙形象為后世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神奇的民間國度
《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民間國度。比如“一目國”,其國民只有一只眼睛,長在臉中央;“三身國”的人長著一個頭、三個身子;“貫匈國”的人胸部有洞,棍子穿插其中卻不傷分毫;“厭火國”的人能噴出火焰。這些奇特的國度,或許反映了上古時期人類對世界的奇幻想象。
奇特的異獸
《山海經》中的異獸更是奇幻無比。九尾狐首次出現在《山海經》,其后成為文學中的經典形象?!侗鄙浇洝分械摹搬篼^”(饕餮原型),長著人的面孔、虎的牙齒,能吃人;“貍力”出現的地方必有土木工程;“颙”鳥出現則預示旱災;而“領胡”能治癲癇,象蛇能治嘔吐。這些異獸的存在,讓《山海經》充滿了神秘色彩。
未解之謎
《山海經》的創作手法更像一本旅行日志,作者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形成了一部跨越時空的奇書。然而,關于《山海經》的作者,至今仍是一個謎。由于書中內容涵蓋的知識面極廣,地理范圍廣闊,歷史跨度巨大,人們更傾向于認為它是由多位作者在多個年代共同創作而成。這種百家集大成的創作方式,使得《山海經》成為一部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寶。
《山海經》里的浪漫奇幻、奇珍異獸、神話傳說,看似荒誕不經,卻引發我們無窮的好奇和無限的想象力,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呼新娜、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