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氣象的奇妙交融
冀圖悅讀|《藏在經典里的氣象科學》
↓↓↓
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智爍今日推薦一套特別的人文氣象科普讀本——《藏在經典里的氣象科學》。這套書由氣象專家姜永育創作,通過古代詩詞、古典名著和古代戰爭三個獨特視角,將氣象知識與經典文學作品巧妙結合,帶給我們一場知識的盛宴。
詩詞中的氣象密碼
解開古人的天氣情懷
在《古代詩詞中的氣象科學》一書中,作者引領我們走進了一個由詩詞編織的氣象世界。這里不僅有“黃梅時節家家雨”的細膩描繪,還有“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壯麗景象。詩詞與氣象的交融,不僅讓文字更加生動,也讓我們得以窺見古人對天氣的敏銳感知。
黃梅時節“日日晴”
提到黃梅時節,我們腦海中往往浮現出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然而,宋代詩人曾幾在《三衢道中》卻寫道:“梅子黃時日日晴”。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書中給出了科學的解釋:正常黃梅雨只占總數的一半左右,還有一些年份會出現“短梅”甚至“空梅”現象。因此,“日日晴”的黃梅時節也確有其事。這種結合詩詞與氣象知識的解讀,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也讓我們對古代天氣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能見度之謎
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是千古名句,但有人質疑成都距離西嶺雪山過遠,杜甫能否從自家窗戶看到雪山。書中通過氣象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提到了能見度的概念。在大氣透明度特別好、能見度非常高的情況下,成都市區確實能看到西嶺雪山。這種結合詩詞與氣象要素的分析,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觀察自然的細膩與智慧。
名著中的氣象奧秘
探尋故事背后的天氣力量
《古典名著中的氣象科學》則帶領我們走進了古代文學經典中的氣象世界。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哪吒鬧海的高溫天氣,還感受到了孫悟空與黃風怪大戰時的沙塵暴威力。
哪吒鬧海與高溫天氣
在《封神演義》中,哪吒因天氣炎熱而在東海邊洗澡,從而引發了鬧海的故事。書中結合氣象學知識分析了當時的高溫天氣:陳塘關位于天津市河西區,雖屬北方但瀕臨大海,因此當地的高溫屬于悶熱性高溫。這種結合名著與氣象知識的解讀,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背后的天氣背景。
孫悟空與黃風怪的沙塵暴之戰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與黃風怪大戰時,黃風怪吹出了一陣黃風,使得天地無光。書中指出這陣黃風實際上就是沙塵暴。沙塵暴的特征與書中描述的黃風十分相似,這讓我們看到了吳承恩在創作時并非憑空虛構,而是以現實中的天氣現象為依據。這種結合名著與氣象現象的分析,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也讓我們對古代天氣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戰爭中的氣象智慧
天氣如何改寫歷史
《古代戰爭中的氣象科學》一書則讓我們看到了天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在這里,我們不僅見證了宋元大決戰——崖山海戰中天氣對戰爭走向的影響,還感受到了古人運用天氣決勝千里的智慧。
在崖山海戰中,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大敗。除了宋軍統帥的決策失誤外,天氣因素特別是海霧也對這場戰爭的走向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海上恰好出現大霧,能見度很低,宋軍無法辨清敵人的動向,而元軍則利用這個機會發起攻擊,最終取得了勝利。這種結合戰爭與氣象知識的解讀,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天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藏在經典里的氣象科學》這套書不僅讓我們領略了文學與氣象學的跨界合作成果,更讓我們感受到了跨學科思維的魅力。這種跨學科思維不僅有助于我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更能激發我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李田、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