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曾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千百年來流轉在中國的土地上,根植于人們的精魂中。
百年來,一位“穿著裙子的士”,在動蕩流離中被詩詞拯救。而詩詞,又在她的吟誦中,注解里,重新復活。
本期《冀圖閱讀》,河北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主持人羅喬推薦《葉嘉瑩說唐詩》系列叢書,帶大家跟隨詩詞大家去品悟古詩的魅力,感悟詩歌生生不已的力量。
冀圖悅讀 |《葉嘉瑩說唐詩》
↓↓↓
《葉嘉瑩說唐詩》是一套系列叢書,分為《葉嘉瑩說初盛唐詩》、《葉嘉瑩說中晚唐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葉嘉瑩說杜甫詩》等,書的內容主要根據葉嘉瑩先生平時上課的講義整理而成。她說,讀詩的好處在于可以培養我們一顆活潑不死的心靈。
在這套叢書中,葉嘉瑩先生有這樣一個觀點,“最好的詩人都是吟誦好的人?!?/p>
她認為,吟誦是傳承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形式。古人講究“吟而成文”,中國古詩詞由吟誦而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出自《周禮》,樂語是古代貴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從周朝開始,我們的學習就是伴隨著吟誦開始的。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的重要法門,它所帶來的興發感動的體會,是深入理解古詩詞的基礎?!?/p>
在葉嘉瑩先生講唐詩時,每每講到動情處總會提到“感發”二字,她所說的“感發”,便是一首詩或一句詩是否讓你有所感動,是否激起你內心的情感、引發你的共鳴。
董卿在《朗讀者》里這樣介紹:她是白發的先生,她是詩詞的女兒,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詩詞國度的路標和燈塔。
我們無從計算,到底有多少人受到葉嘉瑩先生的影響,而愛上詩詞。
只知道,葉嘉瑩先生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古詩詞,她在書中既講解了中國重要的古典詩歌和詩人,又口傳心授了欣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和門徑,分析深刻,入木三分,讓讀者在領略優雅詩歌的同時,更展現了唐詩的獨特魅力。如果您是一位詩詞愛好者,建議有時間好好閱讀一下這套叢書,相信您一定能從中得到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