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青少年成長的教科書!一個貧困山區的平凡女孩如何成為“時代楷模”?什么樣的家庭教育能夠塑造出好孩子?今天,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文學編輯室副主任閆韶瑜傾情講述黃文秀少年時期的成長故事。我們共同品讀這部散發著淡淡山花芬芳的《一個女孩朝前走》。
冀圖悅讀 |《一個女孩朝前走》
↓↓↓
作為“七一勛章”獲得者中最年輕的一位,黃文秀的成長經歷,在人生重大關頭的價值選擇更值得關注。如何把追逐個人夢想和家國夢想結合起來?如何面對逆境,如何克服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帶著這些疑惑,2019年7月,作家阮梅第一時間趕赴廣西采寫黃文秀事跡。
采訪回來,阮梅從開始寫初稿到修改完成一共花了兩年的時間,她將寫作重點放在黃文秀沒有光環的少年時代,細致描寫和探尋一個自強自立的壯族女孩在父母親人、社會鄰里扶持下,在時代陽光照耀下的真實成長經歷。
黃文秀的家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縣德愛村。這是田陽縣唯一沒有地表水的地方,吃水靠下雨,照明靠煤油燈。這里沒有足夠的糧食,沒有像樣的路,沒有可以供孩子讀書的好學校。黃文秀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偏僻落后的地方。
黃文秀能夠勇往直前,得益于幾個方面:
首先是勇敢、堅強而充滿愛的家庭。文秀家里窮,爸爸帶著哥哥去山里采野果子,小哥哥常常忍著饑餓,挑選出熟透的果子洗干凈先喂妹妹吃。黃家重視讀書和品德教育。黃爸爸雖然只讀過初中,但是特別愛讀書看報。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有一個讀書的好環境,來到40多里外的田陽縣城,包下了絹紡廠附近的三四十畝荒地,以此和校方協商讓孩子進入絹紡廠子弟學校讀書。
黃文秀的成長也得益于父老鄉親的幫襯、老師的精心教導。文秀曾因為家貧被冤枉偷竊。班主任黃紅燈老師抓住機會對同學們進行了一場思想教育。黃紅燈老師說:“你們的家庭有的貧窮有的富有,但這都是上一輩、上上一輩積累的差異,你們本身沒有誰可以瞧不起誰,要比的是成績和品性,要比的是通過自我奮斗出來的成功。我們縣還是貧困地區,大部分同學不富裕,解決貧困的問題還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幫助文秀走出了內心的怯弱,也讓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金錢觀念。
黃文秀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們的恰當引導,讓黃文秀勇于擔負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得益于國家政策,在她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全家脫貧了。黃文秀明確了回來建設家鄉的想法。她響應百色市委組織部的征召,主動請纓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隊長。在深度貧困的村子里,幫著修路、開荒、引進種植,想辦法利用電商平臺推銷農產品。駐村滿一年,她的汽車里程增加了25000公里,這是她心中的萬里長征。
2019年6月16日,黃文秀去探望住院的父親。夜里,擔心百坭村大雨受災,她冒雨連夜返回,途中遭遇山洪,再也沒能回來……
犧牲前,文秀用手機搶拍下洪水襲來的視頻,第一時間上傳了廣西云平臺。這個大山的女兒永遠留在了大山里。
黃文秀是當代中國青年的一面旗幟。她的人生價值選擇,與時代需求共振共鳴——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結語
我們希望《一個女孩朝前走》這部作家傾心寫就的作品,能夠潤物無聲地走進青少年讀者心中,教會他們克服逆境、壓力,讓自己的內心明亮、強大起來,讓他們懂得,個人夢想和家國夢想結合起來路才能更穩更遠,才能在重要的人生選擇節點做出正確的選擇。期待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渴望新知,不斷前進。
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張照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