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僅是一本哲學名作,更是文學、審美學上的寓言杰作典范。語言運用自如,想象豐富奇妙,把微妙難言的哲理寫的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本期《冀圖悅讀》,我們跟隨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悠然,一起走進《莊子》的奇妙世界,掃除紛亂,蕩滌心靈。
冀圖悅讀 |《莊子》
↓↓↓
起心動念讀《莊子》,其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我始終沒能成功的把它讀完,因為莊子的世界真的很天馬行空,它像神話、像寓言、像志怪小說,而且莊子里出場的人物、植物、動物甚至怪物很多,他們生活在遙遠的時代,加之相對晦澀的文言文,任誰初看,都會如墜云里霧里。
有人說,年紀不夠大就不要讀《莊子》,但我不這么認為,你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遇到的苦惱和困惑,其實莊子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為你做好了注解!他瑰麗的想象、他對自由的向往、他對美學的闡釋以及他那清靜無為的內心,都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給疲憊的我們以慰藉!
莊子,本名莊周,出生在戰國時期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里。莊周曾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是同時期的人,其實以莊子的才學,當個大官是沒什么問題的,但是莊周根本無意走仕途,他就喜歡帶著他的學生們到自然中求索萬事萬物,還沒事兒就跟他的好朋友惠子辯論。現在通行的《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共三十三篇。像我們熟悉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朝三暮四”“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庖丁解牛”等故事或成語,都來自于《莊子》!
《莊子》的語言歷經2000多年,如今聽來仍然生動有趣、回味無窮。作家流沙河說,不讀《莊子》,你便不知道自由為何物!書的首篇《逍遙游》,莊子用大鵬鳥的意象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認知境界,這只大鵬鳥是由一條名叫鯤的魚變化而來。
有人說,那真正的自由是不是就像鵬一樣,可以想飛去哪里就飛去哪里呢?當然不行!鵬如果想去南冥,他要鼓動翅膀、拍擊水面、把水向上揚起三千里,才能讓自己隨著風,飛到九萬里的高空。所以,這樣的“自由”也是有所限制的。
相比于“自由”,我更喜歡“逍遙”二字,至于何謂逍遙?莊子創造了一個詞,叫“無待”,這里的“待”是依賴的意思,他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如果能夠把握天地的本性,順從六氣的變化,暢游于無窮的世界,那你還有什么必須依賴的東西呢?
天地的本性不就是變化嗎?萬事萬物都在變化當中,如果你能夠不斷打破桎梏著你的舊格局,不斷進步,不斷突破,你便能擁有開放的自由,你的生命一定會更加逍遙!
時至今日,我依然無法說我看懂了《莊子》,他其實什么都沒教,書里的一個個故事,需要你自己領悟。走過人生的一程又一程,莊子也用他透徹的文字伴你左右!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