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姨子|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91嫩草欧美久久久九九九|小姐姐黑丝

《冀圖悅讀》第六十四期

“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書寫時代華章。本期《冀圖悅讀》,河北廣播電視臺總編室播音指導、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獲得者紀青云為您推薦王喜民新作《親吻祖國》,一起領略祖國邊境地區的別樣風貌。

 

 

冀圖悅讀 |《親吻祖國》

冀圖悅讀 |《親吻祖國》
↓↓↓

王喜民先生(《親吻祖國》插圖)

《親吻祖國》的作者王喜民先生,是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得者。

為了完成本書,王喜民先生深入原始森林中的邊關哨卡,穿行人煙罕至的邊防駐地,探尋歷經風雨的邊境界碑,爬上與世隔絕的冰山哨所,歷時三個多月,走完了2.28萬公里的陸地國境線。

全書共分遼寧-吉林-黑龍江段、內蒙古-甘肅段、新疆段、西藏段、云南-廣西段等六章,共71篇,插入實地拍攝的上百幅照片。

《親吻祖國》寫的是囯境線。這是一道神圣莊嚴的線條!自然風光獨特絢爛,人文景觀異彩紛呈,歷史遺跡撲朔迷離。國境線分布著神圣而莊嚴的界碑、哨所、國門,邊防戰士日夜站崗放哨,每一個哨所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邊境、邊關、邊疆,還有千千萬萬各族人民群眾、軍墾戰士、支邊青年、援疆干部、支教教師等,為建設邊疆譜寫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頌歌。

丹東,是中國陸地邊境線的始端。當站在鴨綠江大橋橋頭,一定會想到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勇氣概!

《親吻祖國》插圖

國境線穿越蘿北縣,這里是北大荒,對面是俄羅斯。那是1955年,河北保定、石家莊、衡水等地匯集600多人,響應團中央號召來到蘿北匯入墾荒大軍。先后共開墾荒地1182公頃,為國家生產了大批大豆、高粱、玉米,奉獻了青春年華。

獨庫公路,險峻而壯觀,為了修這條路,168名戰士長眠于此。路是躺下的碑,碑是豎起的路!

“西陲第一鄉”,這里是烏恰縣吉根鄉,西面是吉爾吉斯斯坦。此地,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五十多年來一直踏行在邊境線,在十萬多塊石頭上刻下“中國”二字。2019年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海拔4700米的“紅其拉甫”,在當地語中意為“血溝”,意思是“危險不宜過去”,這個名字放在自然環境惡劣的中巴邊界再貼切不過了。界碑在三公里緩沖區的正中間地帶顯得莊嚴厚重,上面的國徽非常突出,這是中巴邊界界碑。當雙手撫摸著冰冷的界碑時,心里卻想到祖國的溫暖,這種感覺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夠深刻體會到……

葉城,這個遙遠的邊境縣,上百名河北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來到這里支邊。

神仙灣哨兵(《親吻祖國》插圖)

神仙灣,位于中印邊界,海拔5380米。夏天氣溫零下20℃,冬季最冷時可達零下五六十度。神仙灣是典型的生命禁區,我們的戰士奉獻了青春,奉獻了生命。目前已有12位烈士永遠長眠在了喀喇昆侖山上……

西藏阿里,有一處烈士墓,那里埋葬著河北英烈李狄三。

這是位于西藏阿里改則縣先遣鄉的進藏英雄先遣連紀念碑(2021年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兆基 攝

樟木,與尼泊爾接壤。走到街口盡頭是樟木口岸,稱之為“喜馬拉雅第一國門”,一面五星紅旗在口岸上高高飄揚,綠樹映襯下更加鮮艷奪目。次仁曲珍老阿媽因堅持天天升國旗獲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已被載入史冊。

日夜兼程,馬不停蹄。作者王喜民最后到達祖國陸地邊境線終端——廣西東興,再溫初心:“國家意識、祖國情懷,祖國在我心中!”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呼新娜。

版權所有 ? 2011河北省圖書館 地址:石家莊市東大街16號

冀ICP備0502309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