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會唱歌,魚會大魚吃小魚,只有人會作詩。作詩是種權利,也是良心話,怪不得法國詩人艾侶雅說:“心在樹上,你摘就是!”
冀圖悅讀 |《見笑集》
↓↓↓
作家培根說: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是與智者交談。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老頑童”黃永玉先生的詩作《見笑集》。這本詩集共收錄了黃先生從23歲寫到98歲歷經70多年的157首作品。每首詩既有著不同時代的烙印,也有特殊歷史時期的味道。
從開篇的1947年《風車和我的瞌睡》、1962年《和幽靈的對話》、1980年《假如我活到一百歲》、1987年的《崔健》、2009年《笑》、2018年《世上真有那群人、那個人》到2021年《人這東西真有趣》收尾,內容包羅廣泛,愛憎隨文而變,生旦凈末丑,神仙老虎狗,酸甜苦辣咸,赤橙黃綠青藍紫,感覺一切皆有,但沒有變的是貫穿他一生的情感底色——純真、干凈、愛。
給大家推介《見笑集》的另一個原因是個性鮮明,純凈有趣。黃永玉是多面手,能畫能寫,文字不拘一格,為人愛憎分明,詼諧幽默,達觀坦誠,既讓人忘卻煩惱,又啟人心智。他在《不如從容地生活》文章中寫到:
我的創作源于復雜的生活,這里頭有痛苦,有凄涼??鞓凡皇俏业淖非螅瑥碗s的生活經歷才是??鞓肥菫槿松乙粭l出路,一種觀點,一個看法。人生應該諒解,應該快樂。對人生從容一點,別囂張??嗟臅r候別囂張,得意的時候更不要,這需要修養,有知識的修養,也有人生的修養。
每天上午,趁著腦子還清楚,我就寫寫東西;下午,就畫畫;三四點鐘,好朋友就來了,大家一起聊聊天,看看電視。我只和聊得來的人玩,不喜歡的,我都不會和他說話。
幽默之余,他聊天時隨口而出的一句話,都充滿了“人生哲理”:
不欣賞自己摔倒的地方,爬起來就往前走。
要看一個人有沒有意思,就看他講不講自己的笑話。
書同手機不一樣,手機是它幫你想,書是從它那里得到知識。
要說謊,費的力氣可大了。誠實是簡單的,掩蓋要費很大的力氣。所以我一輩子就是這樣,不行就不行,行就行。
人有很多時間浪費在忍不住要跟別人爭論,犯得著嗎?花時間去吵,去鬧,把這個時間來看書多好啊!
今年,99歲的黃先生對待生死是什么態度呢?在詩集里,有他56歲時寫過的一首詩《假如我活到一百歲》,我們從詩的字里行間來感受一下。
人們用好奇的眼光,
盯我身上的每一部分,
發皺的雙手和顫抖的步伐。
吃飯時老打翻飯碗,
滿身衣服是板煙燒的洞眼。
低頭看一行書,
抬頭就忘得干干凈凈。
愛情和我這么遙遠,
仇恨像一縷輕煙。
我知道,
存在對于我,
早已和別人無關。
嘿!
有一天將會到來,
像一次旅行一樣,
我將提著小小的行囊,
在前胸口袋插一枝未開的玫瑰,
有如遠航的老手,
不驚動別人,
反手輕輕帶上住久了的家門。
我嘗夠了長壽的妙處,
我是一個不惹是非的老頭,
我曾經歷過最大的震動,
和呼喚,
我一生最大的滿足是不被人唾罵,
不被人詛咒,
我與我自己混得太久,
我覺得還是做我自己好。
……
而今,即將迎來一百歲的黃先生,早已看淡生死。他用笑來對抗生活中的煩惱,甚至包括死亡。
“老頑童”式的言行讓我突然想到了一句很流行的話,這是黃永玉在《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中所寫的“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贊自己”。世紀老人黃永玉先生走過的路讓我們相信,人無論在順境、逆境還是絕境,都可以選擇正直和善良。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李田 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