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姨子|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91嫩草欧美久久久九九九|小姐姐黑丝

《冀圖悅讀》第七十六期

皓首窮經典,青燈書常談。這是一本講歷史、講古籍、講文化的學術之書,卻又不啰嗦、不枯燥、不說教。本期節目,“共讀書房”的秦方老師帶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常談》,讓我們一起重拾經典,浸潤心靈。

 

 

冀圖悅讀 |《經典常談》

冀圖悅讀 |《經典常談》
↓↓↓

《經典常談》這部書的內容共十三篇,按照我國古代傳統的“經史子集”進行分類。語言通俗親切、文章深入淺出、層次清晰、邏輯性強。熾熱的情感和博大深邃的精神。

語言通俗、口語化

這本書語言風格非常通俗和口語化。朱自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了兒化音,比如“一點兒”“唱詞兒”“壓根兒”,另一方面還有很多的語氣詞,文中有“了”“呢”等大量語氣助詞的運用。例如《四書第七》有一段是這么說的,“有了簡稱,可見這些書是用的很熟的,本來呢,從前私塾里,學生入學,是從四書讀起的。這是那些時代的小學教科書,而且是統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因為沒有不用的。”作者通過使用這些語氣助詞達到了一個平易親切的效果。

文章散文化

《經典常談》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文章的散文化,深入淺出。每一篇文章都做了導入部分的精心設計,而不是一個說明文或者議論文,讓你一聽就覺得很有趣,你才愿意往下讀。比如《說文解字》開頭就談到了倉頡造字的古代神話傳說。

還有的是從風俗習慣做導入的,比如在講《周易》的時候提到了人家門頭或小孩帽飾放八卦,八卦是圣物,放在門頭上,放在帽飾里,是可以辟邪的,開篇就引起讀者的好奇。而談到《史記》時又是從人物故事做導入的,作者不拿那些流傳千古的列傳本紀說事兒,而是主講司馬遷的成長歷程以及李陵事件對司馬遷的影響。講他如何坎坷,如何發憤,如何終成一家之言,在《史記》的大身影下畫出了司馬遷的小身影。這讓讀者也不禁想去窺一窺那部“無韻之離騷”的華彩。

類似于課程大綱似的邏輯性

第三個特點就是《經典常談》有類似于課程大綱似的邏輯性,層次清晰,每一段都有提煉出的內容,甚至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直接拿來就用。

我們以“詩經第四”來舉例,第一段的開頭是“詩的源頭是歌謠”,第二段的開頭是“歌謠分為徒歌和樂歌”,第三段是“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將那些歌謠記錄下來,便是最初的寫的詩了”。每段的第一句話就是本段落的核心思想。后邊的詩文兩篇更是以歷史年代發展為脈絡,漢代的樂府詩,唐朝的律詩絕句,把時代特征和代表詩人一一羅列,便于讀者學習。正如作者序言所說,我國經典,未經整理,讀起來特別難,作者通過這本《經典常談》,希望可以指點閱讀門徑,讓讀者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無措。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些書中的主要內容:

來看看《說文解字》,這是一部語文工具書,由東漢的許慎所作,是中國最早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說文解字》一書共涉及了九千多個字,定出了五百四十多個部首,里邊講到了“六書”,指的是造字法和用字法,其中造字法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方法,用字法有轉注和假借兩種。還有書體的演變,就是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字體演變,上述這幾個是按形成時間順序排列的,按原文說就是,演變的主因是應用,演變的方向是簡易。比如漢字中的“謝”字,在《說文解字》中的字義和甲骨文就有所出入。

再來說說《尚書》,據說是上古帝王之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是中國最早的政令文獻匯編,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古代有“伏生護書”的典故,伏生是秦博士,秦始皇下詔焚書的時候,他將《尚書》藏在墻壁里,后來回家后檢查所藏的《尚書》,已失去了數十篇,剩下的只有二十八篇了。后來漢文帝聽說了,招他入朝,那時候他九十多了,不能遠行,文帝就派掌故官晁錯跟他學習,伏生私人的傳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書》流傳開來。

最后,一起來看一看被稱作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這部書記載了從古代傳說的黃帝時代到漢武帝登基四年的3000多年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原名《太史公書》,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作者以事實為依據,不僅寫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制度,還對社會底層人群詳加描述。這讓《史記》不僅在歷史上,而且在文學和哲學上,都堪稱漢代文學的巔峰之作。

在《經典常談》這本書中,作者朱自清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些重要典籍,以求能啟發讀者對傳統經典的閱讀興趣。應該說,《經典常談》算是一部最低限度的國學閱讀“指南”,誠如朱先生所言,經典訓練的作用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經典是我們知識體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園,是走向未來的起點。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呼新娜、魏靜。

版權所有 ? 2011河北省圖書館 地址:石家莊市東大街16號

冀ICP備0502309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