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老神秘卻極具新意,畫面氣勢恢弘又機關重重;十個龍族的故事集結成書,融中國人的文明智慧、精氣神于一體,以童趣的方式帶孩子遨游神話世界。本期節目,來自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王天煜將推介系列繪本《龍族故事新編》。
冀圖悅讀 |《龍族故事新編》
↓↓↓
作為龍的傳人,中國人始終把龍視為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龍是什么時候出現的,龍是什么樣子的,龍和鳳凰是什么關系,這些問題恐怕是每一個中國人在孩童時代都好奇而疑惑的問題。今天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王天煜為大家推薦繪本《龍族故事新編》,希望通過這套書,帶領孩子們觸摸到那些遠古的文化,回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
這套繪本一共有十本,目前已經出版了六本。作者李一慢是深耕閱讀研究院院長、全國親子閱讀推廣大使、北京市首屆金牌閱讀推廣人。創作這套《龍族故事新編》繪本時,他沒有拘泥于我們耳熟能詳的傳統神話故事,而是進行了極富創新的想象,讓這套繪本故事極具特色。
第一本《龍的傳說》將龍的故事和炎黃大戰、黃帝戰蚩尤、蚩尤的傳說等神話故事相結合,讓蚩尤成為龍九子的父親,龍九子成為蚩尤的得力助手,參與到蚩尤與黃帝的大戰中。蚩尤最終戰敗被殺,龍九子被黃帝分散鎮壓到了四面八方。接下來的九本繪本,李一慢對龍九子的神話故事和傳統文化中龍九子的寓意進行了創新性演繹,讓每個龍子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老大赑屃是大力士,背如山、馱百兵。為了重獲自由,也為了遭受洪災的百姓能安居樂業,赑屃幫助大禹成功治水。老五狴犴是馴獸師,模樣兇、性公正。在故事中,狴犴被獬豸和司法官皋陶的女兒感動,決心為公平、公正,為天下人服務,幫助皋陶斷案,最終重獲自由……
這套繪本的圖畫非常有特色。藝術家吳洋創作的《龍的傳說》和《睚眥與莫邪鑄劍的故事》圖畫是水彩風格,以寫意的創作方法,用寥寥幾筆呈現出故事的畫面,表現出人物的情感,營造出氛圍感,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的空間。另一位繪者戴大肥是新銳插畫師,她從敦煌石窟和明代壁畫中吸取了靈感,創作了蒲牢、囚牛和狴犴的圖畫。
此外,繪者們創作的九個龍子有個共通的特點,就是親近感,主要體現在表情上。赑屃幫大禹移山,累得精疲力盡、汗如雨下,眼皮都抬不起來;狴犴重獲自由后瞇著眼享受皋陶女兒的撫摸;睚眥望著天空渴望自由時雙眼透出希望之光……繪者用大幅圖畫來展現龍子的表情,不僅使畫面更生動,也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感和閱讀的趣味。
第三,繪本的圖畫中還蘊藏了很多的巧思和趣味。《聽!鐘上有條小龍》這本書中小蒲牢的一身綠衣是繪者特意為他設計的。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蒲牢都是作為鐘鈕立于鐘上,鐘是青銅器,隨著時間的流逝呈現出青綠色。《龍的傳說》中還設置了立體場景,當孩子們讀到龍的誕生時,一條立體的龍會從畫面上呼嘯而出,給孩子們意外的驚喜。
讓孩子們聆聽諸如龍的誕生、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等遠古神話傳說,使孩子們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意義并不在于故事本身。其實這是一種精神的溯源、一種文明的延續,是幫助孩子們回望來處,置身于文明的發端,來看待中華民族是如何一步步走來。當孩子們熟悉了早期部落的圖騰譜系、炎黃大戰、黃帝戰蚩尤、龍之九子的寓意和象征,也便在潛移默化中找到了民族、國家的自我認同,從而扎下精神世界的根系。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李田、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