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他不僅是“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更是慈父中的表率!四百多封家書,既有對子女治學、為人、立業的細致指導,也浸透了無盡的愛與思念!本期節目,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的常娟娟老師為大家推薦《梁啟超家書》,走近充滿溫情與智慧的傳統家規,一同領略獨特的梁氏教育魅力!
冀圖悅讀 |《梁啟超家書》
↓↓↓
梁啟超一生育有九個子女,個個成才。長子梁思成是我國著名建筑學家,長女梁思順為詩詞研究專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的考古學家……九個子女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世人稱之為“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當你仔細翻看《梁啟超家書》就能發現,書中不僅記錄了梁啟超的親子情誼,也道破了教育的真相。
在子女教育上,梁啟超特別注重趣味教育。正如梁啟超給梁思成的信中說:
若你的學問興味太過單調,
將來也會和我相對詞竭,
不能領著我的教訓,
你在生活中本來應享的樂趣,
也削減不少了。
我每歷若干時候,
趣味轉過新的方面,
便覺得像換了新生命,
如朝旭升天,
如新荷出水,
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
極有價值的。
梁啟超尊重兒女們的個人興趣選擇,只給建議,從不強求。例如,他當初建議女兒梁思莊學生物遺傳學。梁思莊遵循了父親的建議后,卻發現這門功課太枯燥,自己興趣不大,便去跟二哥梁思永“訴苦”。梁啟超知道后,在給女兒寫信中說:
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
往往事半功倍。
你離開我很久,
你的思想近來發展方向我不知道,
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合你的適,
你應該自己體察做主,
用姐姐哥哥當顧問,
不必拘泥爹爹的話。
梁思莊最終選擇學習了圖書館學,成為了一位著名的圖書館學家。
梁啟超還常常告誡孩子們不做自私之人,做益國益民之人,做于社會有貢獻之人。孩子有了這樣的基本精神和人生態度,便容易保持樂觀,能過好自己的人生,也會有擔當和責任。他以自己作典范來塑造子女完整人格。在《梁啟超家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女兒梁思順小的時候,父親曾拿出一本《論語》讓她閱讀背誦,可《論語》晦澀難懂,才讀上兩句,梁思順就讀不進去了。見此情況,父親就拿出糖果作為獎勵,哄著她讀書。哪曾想,思順一見糖果更是魂不守舍。無奈之下,梁啟超只好由著她在自己身邊玩耍,自己在書桌前埋頭讀書。誰知沒過一會兒,她也學著父親的模樣,打開了手中的《論語》,認真讀了起來。梁啟超見狀,內心大為觸動,原來只需自己做好榜樣,孩子便會跟著模仿。從那以后,小到吃飯說話,大到讀書工作,梁啟超都會時刻約束自己。也正是源于他本人的言傳身教,九個子女才會個個有成就。
古人云:“為學之心,不限于年”。梁啟超的家書不僅僅適用于子女教育,也適合大眾學習和借鑒。讀《梁啟超家書》,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到豐富的智慧,溫潤漸趨枯竭的心靈,為我們的成長和生活提供幫助和借鑒。讓我們跟著《冀圖悅讀》欄目一起讀書吧!
策劃:河北省圖書館 呼新娜、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