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早預警、早行動”,旨在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自然災害早期預警與應急響應行動機制,著力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應對能力。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是由聯合國大會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三。200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簡稱“國際減災日”。
盡早掌握避險技能,防患于未然,為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多一份保障。以下這些知識希望你永遠用不到,但是一定要知道。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地震、火災、洪澇、臺風……遇到災害如何避險自救,這九類常見自然災害應對知識要牢記!
地震來了怎么辦?使用哪種求生姿勢最有效?在室內或室外如何避震?地震時被困怎么辦?掌握正確的自救方法才能從容應對危險。
戳視頻學習地震自救知識
↓↓↓
視頻來源 :石家莊市應急管理局電動車起火怎么避免?燃氣爆炸如何防范?高層建筑起火怎么辦?人員密集場所如何保證安全?物流倉儲隱患知多少……如何做好生產生活安全防范,這幾類權威安全提示快記好!
秋冬季天氣干燥,很多家庭會使用加濕器,雖然大部分加濕器采用的是超聲波振動產生霧氣,而不是加熱的方式,但如果加濕器干燒保護損壞,也會造成電器短路,嚴重時可能引發火災。
警惕加濕器干燒的火災隱患
↓↓↓
視頻來源 :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