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地方文獻工作
?
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積極開發特色資源,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 2
?
《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9卷)在全省年鑒評獎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3
?
省會學術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座談會在省社科院召開... 4
?
全國圖書館系統地方志文獻的采訪、編目與服務培訓班在常州舉辦... 5
?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史志類... 6
?
圖集類... 7
?
年鑒類... 9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趙縣首部《年鑒》出版發行... 10
?
《欒城縣志》昨日舉行首發式... 11
?
《晉州史話》出版... 11
捐贈信息
各界捐贈文獻... 12
?
當代文化名人錄
?
何炳松... 12
?
?
地方文獻工作
?
地方文獻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
?
?
多年來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心一直致力于對河北優秀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開發與利用,以傳播河北先進文化為己任,近兩年來更是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將各種類型的文獻信息資源以及貼近大眾生活的現代社會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處理與整合,通過全省公共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等文化設施和社會各屆網絡傳輸系統進行文化信息的傳輸,形成由省級中心、市級分中心、縣區支中心和服務點組成的網絡,使優秀文化信息資源走進社區、走進軍營、走進企業、走進校園、走進農村,最大限度的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省范圍的共建共享。
資源建設圍繞“地方特色”下功夫,資源表現形式多樣,音視頻內容豐富,形成了獨具河北特色的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庫。目前已建成燕趙文化名人、河北雜技、河北梆子、紅色旅游、燕趙十三梅、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農民工專題、未成年人教育等一批高質量的特色資源庫。共計數據2150條,視頻185集,共3350分鐘,圖片1700幅,文字近184萬字,累計數據量超過777.12GB。
?
在全省年鑒評獎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
由河北省社科聯組織編纂的《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9卷),在河北省方志辦、河北省年鑒學會組織的2010年全省年鑒評獎活動中,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榮獲專業年鑒一等獎。
《河北社會科學年鑒》創編于2007年,是一部反映河北社會科學發展狀況和學術動態的大型資料工具書。《年鑒》共分特載、年度學科綜述、年度學術人物、年度重要成果、年度社科活動等12個基本欄目。其宗旨是:為社會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為社會工作者從事學術研究提供資料和借鑒;為社會各界了解社會科學提供信息;記錄河北省社會科學事業發展進程,促進學術交流,繁榮發展社會科學事業。
此次評獎的參評范圍為全省2005年至2009年公開出版的地方綜合年鑒和各類專業年鑒,共有100余本申報參評。評審中,專家認為《河北社會科學年鑒》(2009卷),分類科學、系統,體列完備;突出了學術性、客觀性和實用性的特色;表述真實準確,內容具有深度;條目編寫規范,裝幀設計簡潔明快、莊重大方,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
?
日前,由省社科院主辦的“省會學術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座談會” 在省社科院院召開,會議由孫繼民副院長主持。來自省規劃辦、省委黨校、河北師范大學、省社科院、河北日報、石家莊經濟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30余人,圍繞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抗日戰爭史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取得了廣泛共識。
各位專家學者就各種問題暢所欲言。其中主要論題有:(一)會議認為要高度重視抗日戰爭史研究在愛國主義教育上的 重要地位,要突出其教育意義,特別是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這一方面的投入,加大支持的力度。(二)近年來我省抗日戰爭史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研究范圍的擴展、研究視野的擴大、研究話語的更新,無不促進了研究的深化。(三)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抗日戰爭史研究的起點與基礎,在重視檔案史料的同時,應該高度重視民間史料的收集。(四)高度關注抗日戰爭史研究發展的動向與熱點,切實加強學術交流,尤其要注意吸收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抗日戰爭史研究上的新成果。今后,在研究范式和具體方法研究上,應有所更新和突破,進一步提升整體的研究水平。
?
由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圖書館學會主辦,常州市武進區圖書館承辦的“全國圖書館系統地方志文獻的采訪、編目與服務”培訓(研討)班上月在江蘇省常州市舉辦。常州市圖書館館長吳建軍及全國80多位來自各級各類圖書館的地方文獻研究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期間,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研究館員王薈作了“地方志的采訪編目與服務”的報告,江蘇鎮江市圖書館副館長徐蘇結合鎮江市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作了“地方文獻的采集和共享”的報告,并與廣大學員進行了交流。武進地方文獻展覽館全天開放,為學員們提供學習參觀的方便。
本次培訓(研討)班為全國圖書館地方志文獻的收藏、服務單位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共建共享地方志文獻的平臺。培訓人員通過對地方志的概念、收藏范圍、采訪途徑,地方文獻的采集和共享等方面進行交流研討,學習了先進經驗,豐富了地方志文獻的規范化建設知識,明確了地方志文獻建設今后的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
?
?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
??????一、史志類
(1)河北木蘭圍場植物志/趙建成,孔照普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在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所屬林場、河北灤河上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外考察和科學研究的專著,分為上、下卷出版。上卷內容包括前言、自然地理概況、植物區系概況、分門檢索表、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及索引;下卷包括被子植物門及索引、參考文獻。本志共記載該地區的野生植物101科,387屬,823種(含種下等級)。全書內容翔實,圖文并茂,是研究該地區的植物資源開發和利用,生態環境和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的重要工具書和參考資料。
(2)百名老共產黨員/李瑞辰主編—內部出版物,2010年3月出版,入藏省圖書館。本書打破“蓋棺定論”和“生不立傳”的傳統觀念,以采訪抗戰勝利之前入黨為主,并適量采訪解放戰爭時期入黨且都健在的老黨員。通過集中表述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崗位、不同方面所做出的主要貢獻,展現了我黨在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宏觀風貌,真實記錄了河北百名老黨員在戰爭年代參加革命及入黨后的全部經歷與過程。采編者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被采訪入選者所提供的素材,完全以他們當面口述或者個人已出版的專著為依據,并與本人反復核實、修改,而后由本人審核簽字,以示文稿自責,做到了慎之又慎。采用紀實性的寫法,圖文并茂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3)大名古今紀事/《大名古今紀事》編纂委員會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入藏省圖書館。本書編者廣泛研究、收集、整理、采輯史實資料,時間跨度上至夏、商,下至公元2008年,集“大名府”古今文史精華為一體,是一本翔實客觀記錄大名歷史,集真實性、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大名歷史簡明通俗讀本。全書分為序言、境域、建制沿革、大事記、要事專記、附錄6個部分,共86萬字,附彩圖41幅。
二、圖集類
(1)河北駝梁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圖集/吳躍峰、趙建成、關文蘭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河北駝梁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境內,地處太行山中北部東麓。保護區自然環境優越,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區內為溫涼濕潤的典型山地氣候,各種類型的森林、草原、濕地造就和保護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使得該保護區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基因的天然貯庫。2002—2007年間,河北師大的專家和研究生與保護區科研人員組成考察隊,對該保護區進行了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在野外實地考察過程中,拍攝了大量的動植物照片,結合本底調查的室內研究,作者篩選出400余幅照片,分為自然地理概況和植被類型、資源植物和珍惜瀕危保護植物、資源動物和珍惜瀕危保護動物、保護區管理與科研四部分,附以重點說明。本書圖文并茂地反映了該保護區及其管護的基本概況,成為了人們了解和認識駝梁自然保護區的窗口。
(2)光明的足跡—河北電力百年(1894-2009)/河北省電力公司編—內部出版物,2009年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為追尋河北電力的發展足跡,記錄艱苦創業的精彩瞬間,描繪光明使者的動人風采,河北省電力公司組織策劃了這部大型畫冊《光明的足跡》,分為“領導關懷、發展歷程、大事記、主要數據”等幾個部分,該圖集以照片見證歷史,以數字反映成就,以文字記述事件,全景式的展示了河北電力的百年發展史和燕趙大地的滄桑巨變。
(3)2009年河北省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五一勞動獎章、河北省先進集體勞動模范文獻畫冊/河北工人報社編—內部出版物,2009年10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畫冊簡要介紹了2009年河北省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全國工人先鋒號,河北省勞動模范、先進集體獲得者的先進事跡,也為宣傳勞模、學習勞模,弘揚勞模精神提供了一個簡本。
(4)換了人間—慶祝新中國60華誕暨秦皇島解放60周年攝影集/《換了人間—慶祝新中國60華誕暨秦皇島解放60周年攝影集》編委會編—內部出版物,2009年9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這本畫冊,是在2008年11月舉辦的“紀念秦皇島解放六十周年攝影展覽”展出圖片的基礎上,又補充了大量珍貴圖片編輯而成的。其中,有許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圖片還是首次面世。這些圖片既真實地反映了共和國幾代領導人在秦皇島駐足流連,對秦皇島的深切關懷,也以對比的形式,客觀地反映了秦皇島六十年來各行各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具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和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三、年鑒類
(1)《河北國稅年鑒》(2009)/河北省企業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河北省統計局編—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年鑒全面反映河北企業改革發展狀況,充分宣傳展示企業發展成就和企業風采。共分為5篇。其中政策法規篇收集了國家近年來頒布的有關企業政策法規;企業集團篇和企業景氣篇集中了2006-2008年企業統計監測資料;規模以上工業篇選登了2007-2008年的統計資料,企業改革發展篇收錄了河北省各主要行業企業共200多家。為方便讀者使用資料,書中附有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2)河北年鑒(2009)/《河北年鑒》編纂委員會編—河北年鑒社,2009年10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卷為2009年卷,采用分類編纂法,由目、分目、條目三部分組成。翔實記錄了2008年度河北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新經驗和重大決策,客觀反映新問題,為國內外讀者了解河北提供年度最新信息,為修撰河北史志積累資料。
(3)河北國稅年鑒(2008)/《河北國稅年鑒》編委會編—內部出版物,2008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年鑒全面系統地記述了2007年度河北國稅工作的基本情況,刊載新出臺的稅收政策制度規定以及稅收信息資料等,為了更好地展示國稅風采,本卷在卷首插印28個頁碼的彩色照片,主要收集上級領導到國稅部門視察、指導工作及省局、市局組織重大活動的圖片資料。
?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近日,《趙縣年鑒》(2010)由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該年鑒由趙縣人民政府主辦,是趙縣歷史上第一部地方綜合性年鑒,開創了該縣志鑒并存的史志工作新格局。《趙縣年鑒》以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真實客觀地記述該縣上年度各項事業發展的歷史軌跡,展現全縣新變化、新成就和新風貌。年鑒采取分類編輯法,按一事一個條目進行記述。全書共設置特載、大事記、趙縣概況、政治、社會團體等27個類目,100多個分目,962個條目,共計73萬字。同時,書內還增加隨文圖表70幅,書后收錄著述、碑記、散文、詩詞、書法、繪畫、剪紙等藝文類72篇。
新編《欒城縣志(1993-2005)》日前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2010年11月16日上午,該著作首發式在欒城舉行。《欒城縣志(1993-2005)》是一部展示欒城改革開放成果、彰顯欒城地方特色、推介欒城縣情的權威性著述。全書設39個板塊,140萬字。該志書為小版塊條目體結構,設39個板塊,140萬字。內容記述了欒城這一時期的改革發展成果,彰顯了欒城的地方特色,是全方位介紹欒城縣情的權威著述。志書部分內容上限延伸到改革開放之初,下線延伸到擱筆。整部志書脈絡清晰,述而有作,全彩印刷,圖文并重,使得整部志書精美、大方、準確、凝練,是全市乃至全省、全國的一部上佳志書。
日前,由崔貞軍撰寫的《晉州史話》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從春秋時期白狄在晉州建“鼓國”寫起,上下跨越2500多年,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晉州的歷史變遷和新中國成立6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該書約22萬字,配有60余張歷史地圖和照片。
?
捐贈信息
(1)盧翰文先生近日向我館捐贈其寫作的詩詞散文集《豆棚瓜架雨如絲》和《遣懷雜談集》兩種。
(2)浙江臺州黃巖建設局安世國先生近日向我館捐贈《中華安氏宗譜》2冊。
(3)現代著名教育家何炳松之女何淑馨女士日前向省館捐贈一套反映其父何炳松先生生平的光碟《發現何炳松》。
?
當代文化名人錄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華人,我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出版家。他為學廣博,著譯豐碩,曾執教北大、北高師、光華等多所大學。1924-1935年供職商務印書館,多年任編輯所所長,是商務出版業務的實際負責人。在他主持下,《萬有文庫》第二集、《四部叢刊》續編、《四庫全書珍本》初集等大型叢書順利出版。1935-1946年任暨南大學校長,該校是抗戰期間上海20多所高校中唯一整體成功內遷的國立大學,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何炳松的另一重大貢獻是抗戰期間與張壽鏞、鄭振鐸、張元濟等人冒著生命危險,為國家搜購大批善本古籍,保護了祖國的珍貴文化遺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