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姨子|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91嫩草欧美久久久九九九|小姐姐黑丝

冀圖特藏



當前位置: 冀圖特藏 > 信息動態

冀圖地方文獻工作簡報2011年1

本期要目

l????? 省館加強“紅色地方文獻建設”,迎接建黨90周年

l????? 省館地方文獻整理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

l????? 省會藏書名家展出精品地方典籍

l????? 省會地方史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石家莊通史》正式出版

l????? 當代文化名人錄——傅振倫

?

?

?

?

?

河北省圖書館特藏部???????????? ?

? 2011年第1期(總第36期)???? 2011年3月30

????

地方文... 3

省館加強“紅色地方文獻”建設,迎接建黨90周年... 3

省館地方文獻整理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 3

省會藏書名家展出精品地方典... 4

?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4

省會地方史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石家莊通史》正式出版... 4

曹森散文集《情憾蔚州》舉行首發式... 5

?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5

一、史志類... 5

二、年鑒類... 6

二、圖集類... 7

?

外埠地方文獻工作... 8

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8

《甘肅關隘史》正式出版發行... 8

湖畔鄉鎮三修地方志《湖埭縣志》出版... 9

?

捐贈信息... 9

?

當代文化名人錄... 10

傅振倫... 10

?

?

?

?

?

地方文獻工作

省館加強“紅色地方文獻”建設,迎接建黨90周年

?長期以來,省館地方文獻部在保證地方文獻入藏數量的基礎上,根據收藏重點,狠抓特色建設。為迎接建黨90周年,省圖地方文獻部認真謀劃,對館藏文獻進行整合開發,大力加強河北紅色文獻特色專藏的建設力度,力爭形成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河北大地革命老區眾多,西柏坡等為全國文明的“革命圣地”;歷史上李大釗、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英烈輩出;河北各地紅色旅游蓬勃發展,方興未艾等,這一切為河北紅色文獻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河北紅色文化研究取得很大進展,成果眾多,其中“西柏坡專題”和“李大釗專題”已經形成了全國性的專業研究課題,也是我省社科文化界的研究重點,產生了數量重多的高質量專題文獻。針對這些情況,省圖地方文獻部近年來一直將“河北紅色文獻”的征集作為收藏重點,并先后推出了“河北紅色旅游文獻”、“李大釗研究”等專題文獻展,近期還向國家數字圖書館提供了部分紅色文獻書目數據。目前,省館地方文獻部正在對這批文獻認真整理,力爭開館后以全新的形式和讀者見面,為建黨九十周年獻禮。

?省館地方文獻整理開發工作取得新進展

燕趙大地,歷史悠久,文化典籍豐富。河北省圖書館作為地方文獻收集規模最大,收藏量最多,品種最全的單位,歷年來重視地方文獻的整理和開發工作。為了搶救古代遺留的具有重要價值的地方文獻,更好地傳承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省圖書館精選了省內地方文獻中的珍貴古籍精品《畿輔七名家詩抄》進行影印出版。該詩抄是清初畿輔地區七位享有盛譽的才士和學者的詩集匯編,共計46卷。七名家依次是永年的申涵光、巨鹿的楊思圣、雄縣的王炘、定州的郝浴、清苑的郭棻、文安的紀炅、任丘的龐塏。本書由王企纂輯,清康熙刻本。國內收藏較少,《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僅著錄《四家詩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僅著錄一家收藏,具有重要的收藏價值和開發價值。此次影印,仿照中華再造善本進行,共計210冊,已經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省會藏書名家展出精品地方典籍

為紀念世界讀書日,由河北省全民閱讀辦公室主辦,河北省書報刊收藏委員會、《藏書報》社協辦的藏書精品展示交流座談會于近期在省會習三內畫博物館四樓舉辦。

此次活動展示了近百種藏書精品,各具特色。主要包括鄧子平所藏的《南宮縣志》、《深州風土志》、《崔東壁遺書》等河北地方典籍精品;田國福所藏明清古籍善本《詩經》;王律所藏的民國版《共產黨宣言》、解放區紅色文獻以及牛雙躍所藏紅色經典《白毛女》等近代藏書。此外,展覽座談會同時舉行,來自省會出版界、史學界、收藏界的有關專家對此次藏書精品展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我省四位收藏名家所展示的特色藏書精品的重要研究價值和教育意義。大家還就藏書與閱讀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并現場解答了熱心讀者的提問,提供了有關藏書知識方面的咨詢。?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省會地方史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石家莊通史》正式出版

2011430,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組織編寫的《石家莊通史》古代卷、近現代卷正式出版發行。作為省會一項歷史文化工程,該書于2007年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實施,邀請省會歷史尤其是地方史領域學有所長的專家擔綱編寫。在內容上,《石家莊通史》著力反映在中國大一統背景下區域獨特的歷史風貌和人文特色,全書共175萬字,圖片、表格近千張,涵蓋了石家莊從古至今的歷史內容。其中第一卷為古代卷,90萬字,根據石家莊地區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分八章記述了從3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的石家莊地區歷史脈絡,包括中山國興衰、秦漢時期恒山郡經濟文化、魏晉南北朝常山地區民族融合、元明清時期真定府一帶政治、軍事格局等。第二卷為近現代卷,85萬字。同樣分為八章,記述了從1840年到19471112石家莊解放這107年的歷史,包括石家莊城市的興起、中國共產黨 在石家莊的早期活動、石家莊市政建設和人口增長、日本侵略者占領石家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斗爭、抗戰勝利后的石家莊和國共談判、中共中央進駐西柏坡、解放石家莊等。全書用大量文獻、圖片等忠實記錄了石家莊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經歷的歷史文化的發展軌跡,反映了千百年來豐厚的文化積淀、歷史遺產和涌現出的歷史名人。此項工程歷時四年,填補了省會地方史研究的一項空白。

曹森散文集《情憾蔚州》舉行首發式

2011319上午,蔚州作家曹森散文集力作——《情撼蔚州》首發式在開灤集團蔚州礦業公司舉行。曹森系中國煤礦作協理事、河北省作協及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蔚縣作協副主席。已編著出版《瘦石集》、《蔚州融和文化》、《烏龍出山》、《無法拒絕的歲月》等文集。并著有中篇小說《臨界》、長篇小說《病房》等。《情撼蔚州》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發表的50多篇作品,共計22萬字,作品內容全面展示了古城蔚州的深厚文化底蘊,以及作者在長期工作中與礦山、礦工締結下的深厚情誼。?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一、史志類

1)藁城縣志/藁城市地方志辦公室整理,20076月內部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包括明《藁城縣嘉靖志》(十卷)、清《藁城縣康熙志》(十二卷)、和《藁城縣光緒志》(十一卷)以及民國時期所修的《藁城縣民國志》(十二卷)四種版本。其中《嘉靖志》、《康熙志》和《光緒志》為民國時期的重印本。藁城自明嘉靖13年(1534)由知縣李正儒創修縣志,至1994年共進行7次修志活動,其中有6次成書。為保持歷代所修縣志時代特點,本次刊印的《藁城縣志》各種版本相對獨立,僅對原著進行句讀,變繁體為簡體字。其篇章結構悉從其例。

2)河北老區/河北省老區建設促進會.—省黨委研究室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老區,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地。河北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有133個老區縣(市)區,占全國老區縣市區的十分之一。本書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全省革命老區的革命歷史概況、重要黨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主要建設成就和發展前景等,集中展示了當地革命歷史的亮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建設成就、發展前景、紅色旅游景點等。

3)燕趙梨園百家/河北省歷史文化研究發展促進會主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8月出版,入藏省圖書館。本書匯集了自19世紀40年代以來河北省籍、定居河北的優秀戲曲表演藝術家236位,堪稱燕趙梨園名伶大全。該書翔實記錄了每位藝術家的成長過程和藝術成就,尤其對各家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發展作了重點介紹,敘述生動,筆調流暢,語言質樸,描繪形象,具有豐富的知識性和較強的可讀性。

二、年鑒類

1)河北省廣播電視年鑒(2009)/河北省廣播電視年鑒編委會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3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年鑒全面反映河北省廣播電視事業基本情況和發展面貌,客觀記錄了2009年全省廣播電視系統各方面新情況、新資料。全書共設20個欄目。在本版年鑒中,設特輯一章,集中記錄了河北廣電系統有關抗震救災宣傳和奧運工作的情況。

2)磁縣年鑒(2007-2008)/磁縣年鑒編委會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12月出版,入藏省圖書館。該年鑒是一部全面反映磁縣縣情的大型綜合型資料年刊,為創刊號,填補了磁縣地方史志編纂史的一項空白。全書共設22個大類,卷首為特載,采用分類編纂法,由部類、分目、條目三個層次構成。記述了2006-2007年度磁縣區域內發生的事物,個別資料適當延伸至2008年。

3)石家莊年鑒2010/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年鑒如實記錄了2009年度石家莊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充分反映各行業取得的成就,客觀記述改革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是國內外了解石家莊最準確、最權威地資料性文獻。

二、圖集類

?1)騰飛中的河北—“建投杯”河北省企業、行業界第九屆美術、書法、攝影展作品選/河北省企業(行業)文聯編.—內部出版物,20109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圖集為參加“建投杯”河北省企業、行業界第九屆美術、書法、攝影展的作品精選集。由行業專家認真遴選,共采用300余幅精品進行匯編成冊。展現了我省建投、煤炭、能源、鋼鐵、石油、電力、交通等行業和良好形象和員工們的精神風采,展示了燕趙大地上和諧溫馨、紅紅火火、日新月異的巨變新貌。

?2)和諧燕趙 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作品集/吳長江主編.—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0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該畫冊共收錄以燕趙大地和太行山為主題的山水畫作品302幅。分為優秀作品、入選作品和特約作品三個部分。作品以現實生活為根基,在風格、技法上都進行了多樣的探索,以清新的視覺效果和強烈的時代性,體現了山水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以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和現代觀念表現社會生活和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嶄新的藝術面貌和時代生命力,清晰地反映了中國山水畫當今發展的現狀和趨向。

3)保定老照片/許平洲主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10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本書共收入保定歷史照片740余幅。照片形成的時間不設上限,下限為1978年底。所收照片分為五大類,即塵封往事、老保定風情、光輝歷程、勵精圖治、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保定。?

外埠地方文獻工作

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2010年底,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省政協文史委、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湖北省楚國歷史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數十位歷史文化學者參加了會議。荊楚文化在目前通常是指湖北特色文化,其根基是先秦時期的楚國歷史文化。楚文化特色可用青銅冶鑄、絲織刺繡、木竹漆器、美術樂舞、老莊哲學、屈騷文學這六大支柱,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精神、追新逐奇的開拓進取精神、兼收并蓄的開放融會精神、崇武衛疆的強軍愛國精神、重諾貴和的誠信和諧精神這五種精神歸納。這些精神經過歷代人民的發揚光大,已深深地融化成湖北文化的精神因子。研討會共交流98篇學術論文,20多名學者作大會發言。學者們認為,長江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荊楚文化是長江文明的主要代表性文化。

《甘肅關隘史》正式出版發行

日前,全面記述了甘肅全省古關城堡寨等歷史遺址和山川風物,填補了甘肅古關隘研究領域空白的《甘肅關隘史》,舉辦出版首發式。這部著作是甘肅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長邊強歷時三年撰寫而成,系統地介紹了古代作為軍事防御設置的關隘。該書立足于甘肅在歷史上作為歷代王朝西部邊疆的戰略地位這一歷史背景,從古代關隘的產生,到歷代關隘設置的沿襲變革,對分布于甘肅省14個市州的400多處古關隘口城堡遺址等作了較為詳盡的考察介紹。其中融合了作為軍事防御設置關隘在歷史進程中與國界邊防、道路交通、郵驛傳遞、屯田軍墾、朝貢互市、民族融合、宗教傳承、近代海關以及旅游開發等方面的關系。

湖畔鄉鎮三修地方志《湖埭縣志》出版

歷經兩載寒暑,五易其稿,最新版《胡埭鎮志》近期在無錫同類新一輪地方志編纂中率先出版發行。據悉,湖畔鄉鎮最早一次修訂地方志是在上世紀30年代,這已是其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修訂出版地方志。

胡埭鎮是無錫市濱湖區現存唯一的建制鄉鎮,依山傍水,全鎮有12個行政村,鎮辦茶場、林場各一個,市鎮居民委員會一個,方圓46.61平方公里,總人口56953人,其中,外來人口17927人。《胡埭鎮志》由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全志有90余萬字和300余張圖片,收錄了胡埭鎮漫長的歷史變遷、歷史沿革、自然地理、民俗風情、知名人物等方面大量珍貴的資料。無錫市地方志專家稱,一個鄉鎮在近百年中三修地方志并出版發行,在無錫乃至國內少有,是一部地方百科全書,有較高的存史價值。

捐贈信息

1正定縣丁家莊村民丁蘭坪、丁會軍向省圖捐贈由其主編的村史《記憶丁家莊》。

2)作家任力向省圖捐贈其最新作品《電影空間現實與夢想之間》三冊。

3)女詩人胡茗茗向省圖捐贈其詩集簽名本《詩瑜珈》、《詩地道》,及詩歌手稿等。

當代文化名人錄

傅振倫

傅振倫(19061999)字維本,河北新河縣人。192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史學系。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敦煌吐魯番學會等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方志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四庫全書書目提要》等顧問。傅振倫先生研究領域十分廣泛,歷史學方面研究成績卓著,在目錄學、檔案學、方志學、文物考古、科技史、陶瓷史、軍事史、民俗史、語言學諸方面也有諸多成績。他一生著述繁富,出版學術著作20余種,各種論文、文章近五百篇。

在方志學方面,他最先在高校開設并講授中國方志學課程,并在1935年出版《中國方志學通論》。該書是一部較早用現代科學方法系統研究方志的專著,對其后乃至今日修志實踐和理論都有重大影響。在中國考古學和博物館學方面,他也是開拓者之一。他參加了發掘燕下都老姥臺和整理居延漢簡工作,還參加與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刊的編輯工作。1934年調入故宮博物院,在實地考察了英、法、德、意大利、瑞士、蘇聯等國博物館之后,意識到我國博物館學研究十分薄弱,于是展開系統研究,對文物的征集、保管、登記編目乃至文物陳列分別撰文,1957年出版了《博物館館學概論》一書,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關于博物館學的專著。他多年致力于陶瓷史研究,所著《明代陶瓷工藝》、《中國偉大的發明-瓷器》、《中國古陶瓷論叢》也是這一領域有影響的著作。另外,他還長期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對中國歷代修史制度、史官的建置沿革、史籍的分類得失等均作過系統探討,發表眾多論著。其中代表作有1933年出版的《劉知幾年譜》和1986年出版的《中國史志論叢》、1994年出版的《傅振倫文錄類選》。

傅振倫先生一生不忘桑梓,熱心于故鄉文化建設,生前將部分手稿及書刊資料無償捐贈省圖書館。

??

河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簡報

?

?

2011年第1期(總第36期)

?

??

?


地址:石家莊市東大街46??? 郵政編碼:050011

電話:0311-86662236 86662237? 電子信箱:hbgjbh@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