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姨子|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91嫩草欧美久久久九九九|小姐姐黑丝

冀圖特藏



當前位置: 冀圖特藏 > 信息動態

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 2015第2期(總第15期)工作簡報

本期要目

?

l?2015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在廣州舉行

l?發揮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古籍普查工作——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河北試點成效顯著

l?省中心多舉措推進全省古籍普查進度

l?省中心積極開展古籍普查培訓工作

l?珍品賞析

?

?

?

?

?

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編??印

??2015年第2期(總第15期)?????201512月30日

目???錄

?

古籍保護工作動態 2

?

2015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在廣州舉行 2

?

發揮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古籍普查工作——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河北試點成效顯著 3

?

省中心多舉措推進全省古籍普查進度 7

?

省中心積極開展古籍普查培訓工作 11

?

珍品賞析 13

?

戴氏集十二卷 13

??

古籍保護工作動態

2015年中國圖書館年會在廣州舉行

由文化部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等單位承辦的“2015年中國圖書館年會——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中國圖書館展覽會”,于12月15日至18日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是“圖書館:社會進步的力量”,分為工作會議、學術會議和展覽會三大板塊,是全國圖書館界的年度盛會,也是圖書館事業和相關產業交流合作的平臺。來自全國各地圖書館界的2700名代表云集羊城,盛況空前。河北省圖書館李勇書記、顧玉青副館長等一行七人受邀參加了會議。

古籍分會場的會議主題是“古籍保護與現代科技”。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楊玉良院士做了題目為《與古籍保護和修復相關的手工紙的物理與化學問題》的主旨發言。中山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林明以《西方與中國古籍修復技法比較研究》、臺灣古籍保護學會會長林登昱以《臺灣古籍保護新技術應用》、浙江圖書館長館徐曉軍以《圖書館古籍庫房標準化實踐——浙江省小微古籍書庫規范及實施》、武漢大學教授劉家真以《古籍保護理論與實踐的新探索》等為題進行專題發言。中國圖書館學會古籍整理與文獻保護專業委員會專家吳格、李景文等進行了專題發言。

此次古籍分會,社會知名學者、中國圖書館學會古籍整理與文獻保護專業委員會成員和各省古籍保護中心負責人、圖書館古籍工作者,齊聚一堂,就古籍保護新技術、新成果、新動向等問題進行研討,同時展示古籍保護出版成果,在實踐應用層面上進一步推動古籍保護關鍵技術的科學研究和推廣,對我省古籍整理與保護的現代化、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建設很有啟發。

?

發揮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古籍普查工作

???——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河北試點成效顯著

由中華古籍保護協會組織、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充分調研和配合的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之河北試點,經過暑期一個月的奮戰,大獲成功,于2015年9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總結表彰大會上落下帷幕。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以及我省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的77名志愿者,與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以及河北5家普查單位的領導和相關人員歡聚一堂,對這次暑期志愿服務活動進行了共同的回顧和總結。

此次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由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發起組織,從去年年底開始謀劃,經過充分醞釀,精心準備,細致調研,直至今年7月正式選擇河北省試點。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通過對全省古籍普查情況的充分調研和志愿志需求情況的科學分析,報經中國古籍保護協會。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活動于7月20日正式啟動。整個活動從7月23日至8月23日,持續一個月時間。在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省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館、保定市圖書館等五個單位開展志愿服務,共計普查古籍19萬冊。在普查平臺登記古籍普查數據1.5萬條。其中,河北師大古籍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幾個館的相關工作也取得極大進展。

這次古籍普查志愿活動在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的有序組織和周密安排下,在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的充分調研和全力協調,以及五家單位的大力配合下,獲得了顯著的成績,對河北省的普查工作,全國古籍保護工作,乃至文化事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首先,這次活動大大推進了我省的古籍普查進度。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精心指導下,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我省的古籍保護事業也在全面推進。但是由于館藏封庫、人員不足等原因,仍然有一些收藏單位的普查工作相對滯后。例如,河北師大圖書館、張家口市圖書館等近幾年一直因新館建設,古籍封存,無法普查。這些圖書館完成新館建設之后,卻因普查人員匱乏而無法推進普查工作,中國古籍保護協會組織的此次普查志愿活動對我省的古籍普查工作注入一股新鮮活力。不僅大大加快了古籍普查進度,對我們的普查工作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與此同時,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的赴基層古籍普查小分隊也在行動,幫助縣級圖書館完成普查任務。到目前為止,我省已經上傳到古籍普查平臺的普查數量已達半數以上,全省古籍普查完成時間將大大提前。

其次,這次活動為我省的古籍普查工作留下了一批后續可用人才,成為古籍普查工作的重要補充力量和后備軍。

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古籍普查志愿者與我省的五家單位結下了深厚感情。通過與大量古籍的近距離接觸,志愿者們在一線體會古籍的特點,并嘗試完成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應用的轉化,有些同學對我省的古籍普查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實,早在2011年,我省古籍保護中心就開始在研究生中招收志愿者,采取邊實踐邊培訓的方式,培養普查人才。其中一名志愿者研究生畢業后還留下了下來。目前針對我省一些中小型收藏單位,我們正在招募志愿者進行普查。此次志愿活動中的部分學生表示非常愿意繼續參加我省的普查志愿活動,這已成為我省古籍普查工作的補充力量和后備軍。

再次,中華志愿服務活動在河北的成功試點,為全國范圍的古籍普查工作創出了一條新路子。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才儲備存在差距,各地區古籍普查進度有著較大差別。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的調研數據,全國2000余家公藏單位尚有約1300家還沒有完成普查工作,這些單位的古籍存量約占全部存量的一半左右。根據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規劃,“十三五”時期要基本完成古籍普查工作。如果僅依靠自身力量,部分省區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古籍普查還存在相當大的困難。此次志愿服務活動,不僅是對我省普查工作人力的累加,更是人才培養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我省的成功試點將帶動全國古籍普查志愿活動的開展,為全國古籍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第四,這次活動所倡導的志愿者精神給我省、乃至全國文化行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此次活動在我省五家單位進行,五家單位的普查工作人員與志愿服務人員共同工作,一起學習,切身感受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這項工作由任務變成普查人員的自覺行為,古籍普查工作的榮譽感、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根植于大家的心中。在這種志愿者精神激勵下,我省普查隊伍思想上得到了升華。

?

中華古籍保護協會成員考察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

?????

????中華古籍保護協會成員考察河北大學圖書館

?

省中心多舉措推進全省古籍普查進度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古籍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加快全省古籍普查工作的整體進度,省中心對一些設備缺乏、人員不足等原因造成普查工作相對滯后的古籍收藏單位,采取了多種舉措,協助完成古籍普查工作。自2015年4月至12月以來,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先后對平山縣圖書館、南宮圖書館、威縣圖書館、寧晉縣圖書館、靈壽縣圖書館、平山縣博物館、邯鄲學院圖書館、正定中學圖書館所藏古籍進行整理,并在“全國古籍普查平臺”上完成著錄工作。

普查方式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地方館將館藏古籍送至省中心,由省館完成后續古籍整理著錄工作,如威縣圖書館、寧晉縣圖書館、靈壽縣圖書館、邯鄲學院圖書館和正定中學圖書館。著錄并審核古籍共計492種5783冊。

二是我館攜人員及設備下到地方館,在其本館將所藏古籍進行整理著錄,如平山縣圖書館和平山縣博物館,共登記古籍43種177冊。

三是古籍未經整理又藏量較大的館,如南宮圖書館,我館采取由專家帶隊,邊鑒定版本邊整理的辦法。通過三赴南宮,將南宮館所藏古籍全數整理完畢,共計2500余冊。因其數量較多,我館決定將每部書有著錄信息的一冊或幾冊帶回進行著錄,共登記古籍354種2526冊。

另外還有一些收藏單位派出業務骨干來省中心進行學習,如任丘市圖書館、河北中醫學院圖書館、河北科技大學圖書館和康保縣的三區文化人才支持計劃人員,我們工作人員對其展開一對一的耐心指導,經過悉心傳授,已經可以初步掌握著錄規則。

本次普查發現的多為明清和民國的古籍,但不乏有少量品相較好的古籍善本。如南宮圖書館藏的明刻朱墨套印《考工記》、明刻明清遞修《二十一史》、明末汲古閣《南唐書》等,邯鄲學院圖書館藏的明毛氏汲古閣刻《文選》、明崇禎元年(1628)汲古閣刻《爾雅注疏》等。?

此次普查在整理清楚各館古籍藏量的同時也推動了全省的普查進度,為更快更好的完成“全國古籍普查平臺”著錄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

??????????

?

???南宮圖書館《考工記二卷》?????????????????????????????????????????

?

?

?

?

邯鄲學院圖書館《爾雅注疏十一卷》

?

?

???????????

????省中心工作人員對送來的古籍進行著錄前的整理

?

?

??????????

省中心積極開展古籍普查培訓工作

???????????????????????

為推進全省古籍普查進度,河北省古籍保護中心開展了一系列古籍登記著錄培訓,旨在提高古籍著錄人員技能,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古籍普查平臺的著錄工作。

有參與“中華古籍普查志愿服務行動”的大學生志愿者到我館學習古籍普查的全項內容著錄,因之前有在河北師范大學圖書館進行古籍六項著錄的基礎,經過簡單的培訓指導后,基本掌握了古籍普查全項內容的著錄。四名志愿者先后參與了南宮圖書館、邯鄲學院圖書館、寧晉縣圖書館等五家單位的古籍整理和著錄工作,加快了全省古籍普查登記工作的進程。

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國家正式實施“三區”文化人才支持計劃,從文化人力資源方面對這些地區進行支持扶助。從縣以下文化單位選送文化工作人員進行重點扶持培養,提高基層文化人員專業水平。此次從張家口市康保縣來我館的王軼男,在我館古籍部進行了前后一個月的學習。通過觀摩古籍著錄過程,幫助整理古籍,邊學習,邊實踐,逐漸掌握古籍著錄方法,全面立體的認識古籍。從開始摸不著頭緒到后面可以基本獨立完成古籍的著錄,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成為我省古籍保護工作補充力量。

此外還有任丘市圖書館、科技大學圖書館、河北中醫學院圖書館等古籍收藏單位派出業務骨干來到我館進行學習,經過一對一的耐心講解和實書著錄,了解古籍著錄的過程和方法,經過不斷摸索和學習,能夠基本獨立完成古籍平臺的著錄。

另有一些市、縣館在網絡上咨詢著錄細則方法,我館工作人員細心講解,對其提出問題一一解答,極大地推進了地方古籍普查工作。

在省古籍保護中心的悉心指導下,各地方館同行認真學習和努力鉆研,為各地積累了一批古籍普查力量,同時也為推進全省古籍普查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

???

?

任丘市圖書館學員認真學習古籍普查平臺著錄方法

?

?

?

珍品賞析

戴氏集十二卷

?

是書為明朝戴冠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張魯刻本板框高17.7厘米,寬14.5厘米,半葉8行,行18字,白口,四周單邊,無魚尾。開本高25.4厘米,寬16.5厘米,線裝,二冊??

戴冠,字仲鹖,號邃谷,河南信陽人,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歷任戶部主事、山東提學副使等職。戴氏為明中期作家、詩人,明弘治、正德時期信陽作家群主要成員之一。其才氣極高,文章亦佳,詩文“格調

古雅,詞意宏邁,有盛唐之風”。《明史》卷一百八十九有傳,評其“以清介聞”。

書前收續刻戴氏集引,張魯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書,又戴氏詩集序,任良干于嘉靖十八年(1539)書。任良干,字直夫,信陽知州,始刻《戴氏集》之人。卷末有其子戴川后志。

????《戴氏集》十二卷,盡收戴氏遺稿,奏疏四首列于詩文之冠,啟一首,其余卷分別為敘文、詩、絕句、律詩、附雜錄并西湖聯句、詞,卷十二收歌、賦、銘、贊、記、志、傳、狀、祭文、書信等共四十八篇。

卷一題奉直大夫知信陽州吉水安厓張魯校刊。張魯,字汝才,江西吉水人,曾任信陽知州。?

鈐印有“寶翰堂藏書印”、“慕齋鑒定”、“宛平王氏家藏”、“徐石卿印”、“陶淑精舍收藏”等朱印。是書收錄于《四庫存目叢書》,已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現藏于石家莊市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