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姨子|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91嫩草欧美久久久九九九|小姐姐黑丝

冀圖特藏



當前位置: 冀圖特藏 > 信息動態

河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簡報2013年第1期

?

本期要目

?

?

*省圖積極開展地方特色文化數字資源建設

*河北省作協今年重點扶持10部作品

*河北首屆行書大展在省博物館開幕

*《中國古代百名女杰》問世

*王蒙新書《這邊風景》即將出版

*畫家鐘長生


??

?

地方文獻工作

?

省圖積極開展地方特色文化數字資源建設...........?..............3

?

河北省作協今年重點扶持10部作品....?...........................3

?

河北首屆行書大展在省博物館開幕...................................4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

志書類.........................................................5

?

圖集類.........................................................6

?年鑒類.........................................................6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中國古代百名女杰》問世 8

?

王蒙新書《這邊風景》即將出版...................................8

?

文獻捐贈信息............................................?........9

河北當代文化名人錄

?

畫家鐘長生 9

??

地方文獻工作

一、省圖積極開展地方特色文化數字資源建設

省圖書館歷來將數字資源建設作為一項工作重點,先后自主建設了《河北古建筑》、《河北陶瓷》、《唐山皮影》、《河北紅色旅游》等多個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和紅色歷史文化資源數據庫,拍攝制作多部河北地方特色文化專題片,截止到目前共拍攝制作24個系列,375集專題片累計時長147小時,容量430GB。

2012年河北省實施了“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建設工作,河北省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20省圖對已建成的全部數字資源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燕趙地方特色文化數據庫》的總體設想,目的是避免重復建設,同時使我館的特色數字資源建設在選題上更加規范、合理,更有計劃性。目前,該數據庫包括: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古建筑、河北民俗、河北紅色旅游、冀圖講壇等十一大類。

另外,省圖拍攝制作了《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藝術專輯》和《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專輯》兩部系列專題片共20集,總容量56.36GB,總時長9.13小時,這兩部專題片已通過國家圖書館驗收并已被國家圖書館正式采購;向國家圖書館提交自建數字資源元數據?324條,通過驗收并被國圖采購。

?

二、河北省作協今年重點扶持10部作品

3月26日,河北省作協2013年度重點創作選題規劃會召開。省作協相關領導、省出版界專家、著名文學評論家白燁以及重點創作選題入選作品作家在會上進行了交流互動,為今年河北省的文學創作播下了春天的種子。

省作協于2013年年初發布《河北省作家協會2013年度重點創作選題指南》,面向全省征集創作選題。經過文學批評家、出版界專家、專業作家等研究討論后,最終有十部作品入選。包括關仁山的《日頭》,劉燕燕的《男人的城市》等6部長篇小說,金赫楠的文學評論《小說家的青春期》,劉家科的《一個鄉村警察的葬禮》等3部報告文學以及王力平、張立方編著的散文集《大地守望》

這十部入選作品,主要有三個創作方向:一是緊緊圍繞經濟、社會中心工作的重大題材;二是緊緊圍繞河北省歷史文化特色;三是在藝術上有所探索和創新。

三、河北首屆行書大展在省博物館開幕

河北省首屆行書大展在河北省博物館開幕。據省書協副主席劉金凱介紹,這次展覽是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提升河北文化軟實力,打造精品、彰顯河北特色的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對全省行書創作的一次檢閱,也是貫徹河北省文聯“出精品、出人才”,為創建“書法強省”做貢獻的一次具體行動。經過省書協行書委員會近一年時間的精心籌劃,先后成立了大展組委會、評審委員會、監審委員會,堅持以藝術含量為標準,在全省千余件來稿中,精心篩選出參展精品160件。參展書家多為入選過全國大展的“國手”,其中不乏國展獲獎“專業戶”,從整體水平來看,此次展覽達到了國展的水平,是河北省行書藝術歷史最佳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覽也是河北省“美麗河北藝術記錄”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

?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一、志書類

(1)《平泉縣志》(1993-2005)/平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該志為續志,上限接首部《平泉縣志》的下限,即1992年年底,下限斷至2005年年底。全書共分26編,133章,160余萬字,記述了平泉縣自然地理、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等歷史和現狀。附平泉縣交通道路示意圖、平泉縣主城區平面示意圖、平泉縣地圖各一幅。

(2)《海港區村鎮志》/秦皇島市海港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首部反映秦皇島市海港區鎮、村自然面貌和社會歷史發展變化的專著,也是秦皇島市、河北省乃至全國第一部以合編形式正式出版的村鎮志。全書80余萬字,以述、志、傳、圖、表、錄等為體載,志為主體,詳細記述了海港區5個鎮、2個園區和118個行政村歷史之沿革。尤其是一些古建古俗和流傳在群眾口頭上的非物質文化資料,是海港區各村的真實記載、地情大全、百科全書。

(3)《唐山市畜牧志》/唐山市畜牧志編纂委員會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志書以大量翔實的史料和質樸的文筆,比較全面、系統的勾勒了這一時期唐山市畜牧業發展的歷史全貌,集中反映了畜牧經濟結構和生產經營方式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謳歌了全市廣大農民和畜牧工作者,在黨和各級政府領導下,為繁榮畜牧經濟,開拓進取,奮發向上的創業精神。它是一部畜牧業資料全書,具有較強的專業特點、時代特點和地方特點。

二、圖集類

(1)《張家口——歷代長城博物館》/王亮、程葆剛主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在張家口3.7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逶迤著從戰國(燕、趙)時期、經歷秦、漢、北魏、北齊、唐、金、直到明朝八個朝代歷時近2000年修筑的13段長城,總計長達1470多公里作為北京北部重要的長城防線,張家口可稱為一座長城博物館,承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附張家口歷代長城遺存分布示意圖一幅。

(2)《張家口美術家》/《張家口美術家》編委會編.—內部出版物,2009年7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張家口美術于上世紀即已在國內聲名鵲起。本書薈萃了解放后在張家口工作過、具有一定成績的80余位老中青畫家的一百余幅作品。通過畫集,可以感受到,這是一支因獨特的地域文化形成的風骨各異的塞北畫家群,他們的作品中滲透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與靈魂。

(3《河北當代國畫優秀作品集》/趙貴德等繪.—石家莊:河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畫冊收錄了河北當代國畫優秀作品系列展中的優秀國畫作品。共有十位畫家,即趙貴德、李明久、鐘長生、問雨、劉克仁、李桂泱、段秀蒼、梁占巖、白云鄉、崔海。他們是當代河北老中青三代畫家中的佼佼者,基本上代表了河北國畫藝術的發展水平。

三、年鑒類

(1)《圍場年鑒》(2011)/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年鑒全面、客觀地記述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010年間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狀況與最新成就,以豐富的內容和真實可靠的資料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社會各行各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是國內外各界人士了解圍場的重要窗口。卷首設專記和大事記,卷尾為文獻、統計資料和光榮榜。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城區圖、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圖各一幅。

(2)《石家莊衛生年鑒》(2012)/《石家莊市衛生年鑒》編纂委員會編.內部出版物,2012年6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一部全面反映全市衛生工作情況、進展、成就的資料性工具書。本卷共分8個部分,1.重要會議報告;2重要文件;3工作進展;4人事與干部;5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工作;6縣(市)區衛生工作;7衛生工作統計;8衛生工作大記事。其內容翔實,數據可靠,體例規范,圖文并茂。

(3)《衡水年鑒》(2011)/衡水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承編.北京—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年鑒由衡水市人民政府主辦,本卷為2011年卷為總第15卷,以記述2010年情況為主,同時兼顧近幾年的發展變化。卷首為特載,次為大事記,之后所設18篇,分類記述各項事業年內主要發展變化。卷尾為附錄,選載重要法規文獻和全市2010年度主要統計資料等內容。年鑒收錄人物為兩部,一是全市各單位2010年內任副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人員名單;二是2010年度受中央各部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進人物。附衡水市交通地名圖及衡水市區交通地名圖各一幅。

?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一、《中國古代百名女杰》問世

3月22日,唐山市作家楊永賢女士新作《中國古代百名女杰》作品研討會在唐山市文聯召開。

  楊永賢女士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33年生于豐潤縣,是我國一代史學大師楊向奎先生的長女。楊女士離休后潛心于文學創作,二十多年來先后出版了三部長篇小說、長篇報告文學等作品。《中國古代百名女杰》是楊永賢新的創作嘗試。她從眾多歷史遺跡中探尋搜索,集腋成裘,歷經3年,撰寫了50多萬字。書中選取了從商朝到清朝100位女性代表人物,突出表現了她們堅韌質樸、重德尚義、寬厚包容的人格魅力,以及為家為國、彪炳千秋的慷慨氣概。

二、王蒙新書《這邊風景》即將出版

????王蒙長達70萬字的小說《這邊風景》4月即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說創作時間在1972至1978年、王蒙在新疆烏拉泊文教五七干校期間。他試圖“書寫在伊犁農村的珍稀生活經驗”,而后鋪展成長篇,“此稿大情節是以批判‘桃園經驗’與制定‘二十三條’為背景”,但此“政治正確”在形勢大變后“顯出了政治不正確的先兆”,出版社難以付梓,但在《王蒙自傳》和各版本評傳中都有所提及,是一本早有耳聞卻遲遲未露面的小說。前言中,王蒙寫道:“在年滿七十八歲的時候我突然明白:我與你們一樣,有過真實的激動人心的青年、壯年,我們的中國有過實在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與七十年代。”

該書以新疆農村為背景,從公社糧食盜竊案入筆,用懸念和西域風土人情,為讀者展示了一幅現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圖。同時,也反映了漢、維兩族人民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真實生活。同時,小說獨具匠心,在每個章節后設計“小說人語”,用79歲的王蒙今時今日的角度去適時點評和闡述39歲王蒙當時的創作和思考,形成“79歲王蒙與39歲王蒙的對話”,為這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添加了現代感和時代感。

?

文獻捐贈信息

?

(1)河北省地理研究所贈送省圖特藏部《華北地貌環境以及形成演化》、《山情水情人情》、《障石巖地貌》及《河北地貌景觀與旅游》四種圖書,共計四十冊。

(2)涿鹿縣縣長馮印濤向省館特藏部贈送其主編的《詩畫涿鹿:書畫卷》及《詩畫涿鹿:詩歌卷》二冊。書中收錄了涿鹿籍藝術家的作品。

(3)我省著名詩人風濤先生向省圖特藏部贈送簽名本詩詞《清水河》、《內流河》共兩部。風濤,河北滄州人,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中文系。

?

河北當代文化名人錄

畫家鐘長生

鐘長生,1941年生。自幼愛好繪畫。1965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先后在河北人民美術出版社、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美術工作室等單位從事美術編輯、群眾美術輔導和美術創作工作。擅山水,所作意境深邃.筆墨澀辣剛勁,格調樸拙而秀雅,多作水墨和淺絳山水,偶作大青綠山水。《畬鄉九月》獲“全國第一屆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佳作獎和“河北省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由北京民族文化宮收藏。《古塞起宏圖》、《溪畔》獲河北省美術作品展覽優秀作品獎,《蒼巖山勝景》、《根的旋律》獲河北省美術作品佳作獎,《煙水亭》獲優秀作品獎。另有《山泉》、《七星巖秋色》、《峰回軒》、《蒼巖山》、《清漓漁歌》、《愛晚亭》、《北岳飛虹》、《巴山飛橋》、《蒼巖山》等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及在報刊發表。《北岳飛虹》等作品分獲銀獎、銅獎、榮譽金獎等。?1986年10月在石家莊市舉辦個人畫展,1987年5月在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畫廊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鐘長生畫選》。亦工書法。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省山水畫研究會會長,河北省美協東方藝術學會副主任,河北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畫院創作研究部主任,一級美術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