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要目
?
?
* 省圖書館“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館正式開放
*?省圖書館開展《河北記憶》口述文獻征集活動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集《怒吼》在省圖舉辦首發式
*“詩化人生”文史藝術漫談講座在省圖舉辦
*?文史書籍《千年古縣——武強》正式出版發行
*?石家莊女作家程雪莉新作《尋找平山團》首發
*?作家徐光耀
目??錄
地方文獻工作
?
省圖書館“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館正式開放..................................................3
?
留住河北記憶?傳承燕趙文化——河北省圖書館開展《河北記憶》口述文獻征集動.....................5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集《怒吼》在省圖舉辦首發式..........................................6
?“詩化人生”文史藝術漫談講座在省圖舉辦...................................................7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志書類.................................................................................8
?年鑒類.................................................................................9
?
圖集類...................................................................................10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文史書籍《千年古縣——武強》正式出版發行....................................................11
?
石家莊女作家程雪莉新作《尋找平山團》首發...?................................................12
文獻捐贈信息...............................................................................14
河北當代文化名人錄
?
作家徐光耀.....................................?...........................................15
?地方文獻工作
?
????一、省圖書館“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館正式開放
????7月8日上午,“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館在省圖書館正式開放。省文化廳公共文化處處長張雪芳、省協同辦綜合三處副處長石清河、省委信息中心副處長許建華、省委研究室《河北發展》編輯部副主任苗峰、省社科院新聞傳媒所副所長梁躍民、河北日報文藝部副主任劉成群等領導和專家應邀出席啟動儀式。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主任靳志軍主持,省圖書館黨委書記李勇講話。省人民政府網站、燕趙都市報、石家莊日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河北手機報、中國新聞網、人民網、光明網、新華網、中國青年網、中國寧波網、河北新聞網、長城網、石家莊新聞網等等新聞媒體廣泛關注,紛紛報道或轉載。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副院長申曉娟利用到石調研的機會專程到主題館考察,給予充分肯定。
為滿足黨政機關及社會各界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信息需求,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省圖書館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精選、整合近萬冊專題圖書和大量數字資源,配備先進查詢設備,在B區二樓謀劃建設了200平方米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主題館,開展專題文獻服務。通過及時捕捉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的政策規劃舉措、熱點信息,適時監測和判斷京津冀經濟圈的社會發展狀況、產業分布情況及區域發展,整合專家解讀、科研成果,開發專題二次文獻等多種途徑,向河北省各級黨政機關、科研院所及廣大讀者推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各類數據、信息和科研成果。使之成為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黨政機關部門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決策信息服務中心、專家學者研究的數據參考中心和京津冀三地關于“協同發展”的專題文獻中心。
主題館服務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到館服務,為到館的各級領導和讀者提供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并提供信息檢索、電子文獻閱覽及下載服務等;二是網絡服務,在省圖書館網站開辟“京津冀協同發展”服務平臺,設立區域協同、重點領域、數據監測、比較借鑒等欄目開展專題服務。同時,通過移動互聯網,采用APP客戶端和微信的方式推送相關信息;三是“專報”服務,定期或不定期的把專題信息和研判報告以“專報”形式向各級黨政機關部門推送,也可以根據各級黨政部門的特殊要求,進行特定專題信息的專報。
????一直以來,作為河北省文獻信息中心,省圖書館充分發揮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的專業優勢,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大局,通過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等形式,及時、全面地為領導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決策、專家學者項目研究等提供信息服務。接下來,省圖書館將以主題館建設為新的起點,在做好陣地服務、網絡服務和延伸服務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效益。
?
?????二、留住河北記憶?傳承燕趙文化——河北省圖書館開展《河北記憶》口述文獻征集活動
為真實記錄河北近百年的發展歷史,反映燕趙大地的發展變化,激發年輕一代熱愛河北、熱愛家鄉的感情,同時為河北大地留存一份真實、生動的檔案資料,河北省圖書館在對紙質地方文獻進行大量征集的基礎上,開展“留住河北記憶?傳承燕趙文化——河北記憶口述文獻”征集活動。通過個人的親歷親為,從個人角度反映河北的發展和變遷。
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面向人群:無論國籍、民族、性別、年齡、學歷、職務,只要對河北省地域內某個歷史時期,對某件有意義的事情有過一定經歷,并有公益心、責任心,能客觀、公正、嚴謹地傳遞歷史信息者均可參與。
???二、征集內容:以個人經歷為主線,可反映社會生活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包括政治風云、戰場硝煙、經濟生活、城市變化、文化教育、民風民俗、衣食住行等個方面。內容可多可少,故事可長可短,但必須與河北有關,要涉及河北人、河北事或者體現河北地域特征。初步設定欄目有:尋找抗戰老兵、城市記憶、燕趙舞臺、我與燕趙名人、老字號故事等。
???三、征集時間:征集和保存地方文獻是省圖書館的職能之一。此次口述地方文獻征集活動,與紙質和視頻地方文獻征集活動一起將長期開展,此次征集啟事長期有效。
????四、征集結果:第一,對于征集的口述文獻,我們將以優良的環境和科學的管理,永久進行保存;第二,在一定時期,我們會選取一定內容,通過與文獻提供人協商,進行整理、編輯、出版。
????《河北記憶》是省圖書館以保存歷史、傳承文化為目的,以向社會征集口述文獻為手段的一個開放平臺;也是您保存記憶、回溯往事的平臺。通過這里,講述人和他的故事將會被省圖書館、被歷史長久銘記。希望大家相互轉告,發現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題材和人物,提出更多有助于完善和發展口述歷史工作的建議。今天的輝煌從歷史走來,明天的發展需要我們今天的努力。
?????三、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集《怒吼》在省圖舉辦首發式
????由石家莊市詩詞協會組織編輯、會長李文學擔任主編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集《怒吼》一書,由中華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
????8月8日下午,石家莊市詩詞協會組織部分所屬分會和詩社會員,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行該詩集的首發儀式,并吟誦詩集中的部分優秀作品。

會后,石家莊市詩詞協會向省圖書館贈送作品《怒吼》。
四、“詩化人生”文史藝術漫談講座在省圖舉辦
?8月15日上午,郭慶華“詩化人生”文史藝術漫談講座在省圖書館二樓多功能廳舉辦。本次講座,郭慶華先生通過講述中華詩詞的歷史地位、社會影響以及在當今中國的發展狀況,結合自身的詩詞創作實踐和詩集《天放韻事》的部分詩篇,讓聽眾感受并分享詩意棲居的人生境界,從而引起大家對中華詩詞的關注、愛好及創作興趣。
?郭慶華,中華詩詞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河北省詩詞協會第一、二屆副會長。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第六屆主席團委員。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兼河北書畫詩詞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出版有《中國超人術》等文化專著和《天放韻事》等詩詞集,主編有《中華傳世經典文庫》、《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河北卷》等多部大型圖書,編譯有《人性的弱點》等世界名著。
?曾獲中華詩詞學會主辦的華夏詩詞獎一等獎和優秀獎等多種獎項。在新華網主辦的中國收藏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榮獲“2013中國最受藏界關注藝術家”稱號。個人事跡和作品入選《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中華詩詞年鑒》、《當代千家詩》、《杏花樓詩詞讀本》等數十部文集。
????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一、志書類
(1)《南宮縣志》(明萬歷、清康熙)/南宮市國家檔案館翻印.—內部出版,2010年6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全面、系統、準確地記載南宮各個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發展狀況的大觀綜錄。書中翻印明萬歷版《南宮縣志》十三卷、清康熙版《南宮縣志》十二卷、清道光版《南宮縣志》十六卷,忠于原版,不作點校,旨在搶救古籍,弘揚南宮歷史文化。
(2)《河北檢驗檢疫志》(上、下冊)/《河北檢驗檢疫志》編纂委員會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產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以及檢驗檢疫為公共安全、對外經濟貿易、中外人員交流乃至河北經濟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
(3)《博野縣畜牧志》(1949-2009)/《博野縣畜牧志》編纂委員會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客觀、真實地記述博野縣畜牧業從1949年至2009年60年的發展過程。全書設概述、大事記、家畜、家禽及特種養殖、疫病防治、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家禽產品與市場、畜牧風俗、人物、畜牧管理機構、附錄等12個類目。
二、年鑒類
(1)《河北宣傳年鑒》(2013)/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收錄2013年河北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情況,記錄和反映河北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點部署、重大進展和重要成效。設工作綜述、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講話、文件選編、大事記、榮譽名錄等11個欄目。
(2)《河北年鑒》(2013)/《河北年鑒》編纂委員會編.?—石家莊:河北年鑒社,2013年10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全面系統地記述2012年度河北省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基本情況與突出特點。設特載、大事記、河北概況、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農業、工業、金融、人物、統計資料等28個欄目。
(3)《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鑒》(2014)/《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年鑒》編委會編.—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全面客觀地記錄2013年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體干部職工圓滿完成年度任務目標,以及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績,對2013年全省疾病預防控制建設發展成果進行了集中展示。
三、圖集類
(1)《魅力獻縣:第二屆獻縣攝影展作品集》/獻縣攝影家協會編.—內部出版,2014年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大型圖片集。通過歷史篇、獻州賦、獻縣賦、現代篇、藝術篇等篇章向大家展示從古至今獻縣的人文和美景。
?
(2)《威縣我可愛的家鄉攝影作品集》/《威縣我可愛的家鄉攝影作品集》編委會編.?—內部出版,2014年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通過鏡頭記錄下魅力威縣、開放威縣、豐饒威縣、美麗威縣、幸福威縣、光影威縣的光影畫面,將威縣“浴火重生”中的精彩片段、卓越風姿予以定格,藝術而真實的展現。
?
????(3)《一方圣土?大美平山:聚焦平山縣國土資源滄桑巨變》/李林倉編著.—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圖片集。收錄平山縣國土資源局在平山拍攝的大量精美攝影圖片,通過溯源探古、秘境尋幽;紅色記憶、永恒史詩;勵精圖治、艱苦創業;錦繡國土、大好河山;守土有責、使命神圣;繼往開來、再造輝煌等六個部分展示大美平山。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
??一、文史書籍《千年古縣——武強》正式出版發行
?????7月9日,《千年古縣——武強》一書首發式在衡水市武強縣年畫博物館舉行,該書正式出版發行。
???《千年古縣——武強》一書由“武強一支筆”劉金英主編,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出版工作自去年5月份啟動至今,歷時1年有余。該書封面以武強縣年畫博物館為背景,古色古香。內容分為上下兩集,共21萬字,詳實地介紹了武強縣2000多年來的歷史風物和歷史人物,既有武強歷史沿革、人類活動軼事、地域特色文化,又有武強歷史上的賢人志士、名儒名賢,真實展示了武強的歷史變遷和發展進程,生動彰顯了千年古縣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據史志記載,武強縣始于夏商,建制兩漢,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里曾是戰國強秦破趙、北宋楊延昭抵御遼軍的古戰場,也是冀中抗日根據地,更是久負盛名的“木版年畫之鄉”,明清鼎盛時期曾行銷大半個中國。2006年,武強縣被列入全國第一批36個“千年古縣”,并由中央電視臺拍攝了大型文獻片《千年古縣——武強》。
劉金英是武強縣宣傳戰線上的一名退休干部,多年來在各級報刊電視臺發稿8000余篇,并撰寫、錄制了武強縣第一部電視專題片《希望之路》,主編了《千年滄桑話武強》、《翰墨飄香三十年》、《饒武書畫優秀作品集》等多部文史書籍,被譽為“武強一支筆”、“新聞戰線上的常青樹”、“武強文史專家”。
?
????二、石家莊女作家程雪莉新作《尋找平山團》首發
????8月26日上午,第22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揭幕,在中國作家館的開館儀式上同時舉辦了《尋找平山團》首發儀式,這部抗戰題材作品由石家莊女作家程雪莉歷時5年完成。
????程雪莉,筆名為“程門立雪”,石家莊靈壽人,現任石家莊市作協副主席。她的代表作有《立雪散文》、《大文化對話》、《夢想家園——河北省新農村走筆》、《故國中山》等,并屢次斬獲殊榮。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程雪莉最新作品《尋找平山團》由作家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這部55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真實地描述了在民族危亡時刻,一萬多名平山兒女前赴后繼走出山溝,為了全國解放和民族獨立而英勇獻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平山團誕生于抗日烽火初起之時。1937年10月,由1500多名平山農家子弟組成的抗日部隊平山團正式成立,整編后屬于八路軍第120師359旅718團。之后,平山子弟前赴后繼,先后有12000余人參加平山團,他們在太行山上浴血奮戰,令日寇聞風喪膽,被嘉獎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離開太行山后,平山團在陜北墾荒南泥灣,創造了“陜北的好江南”的奇跡,隨后南征北返,跋涉兩萬七千里,創造了“第二次長征”。解放戰爭中,他們保衛延安,三戰三捷,鏖戰大西北。最后他們進軍新疆,屯墾在祖國的西部邊陲。
????5年來,為了還原歷史、銘記歷史,程雪莉沿著當年平山團的足跡,輾轉尋訪1萬多公里,遍及平山縣村村落落以及華北、西北、華南等地,并遠赴日本,走訪平山團老戰士及其親屬和烈士后代160多人,收獲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同時,她還走進中國抗戰歷史檔案館等單位深入挖掘歷史資料,很多抗戰事件和故事在本書中首次對外公開。
????《尋找平山團》已列入河北省委宣傳部發布推介的26種冀版優秀抗戰主題出版物。?
????
文獻捐贈信息
(1)石家莊市詩詞協會會長李文學向省館贈送其作品《柏坡情韻》、《如此多嬌》等22冊。
(2)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郁蔥向省館贈送《中國世紀?中國夢——大型主題詩歌朗誦會》光盤一套。
(3)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向省館贈送《河北省民俗攝影作品集》、《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圖志【第二輯】》等8冊圖書,以及《河北民間音樂傳統曲目集成(CD)》一套。
??
河北當代文化名人錄
?
作家——徐光耀
徐光耀,生于1925年2月,曾用筆名越風。河北雄縣人。電影編劇、著名小說家。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一二O師特務營戰士,冀中軍區警備旅政治部鋤奸科干事、技術書記,解放軍二十兵團野戰新華分社記者。
徐光耀于1947年畢業于華北聯大文學系。1950年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1953年初畢業,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3年至1956年曾帶軍職以作家身份回故鄉搞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寫成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和同名電影文學劇本,小說曾被譯成英、印、德、泰、阿拉伯、朝、塞爾維亞等文字。著有長篇小說《平原烈火》,中篇小說《少小災星》、《四百生靈》,電影文學劇本《望日蓮》、《鄉親們吶……》《小兵張嘎》,短篇小說集《望日蓮》、《徐光耀小說選》,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等。
?
?
河北省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簡報
?
?
2015年第3期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