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
?
*詩人霍俊明詩集分享朗誦會在省圖書館舉辦
* “復興之路——河北省文學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詩歌朗誦會”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行
*“砥礪奮進中國夢 輝煌冀圖三十年” 河北省圖書館復館三十周年圖文展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辦
*“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在省圖書館展出
*詩人簡明《2016年中國網絡詩歌精選》出版
*《關河尋夢——河北省立冀縣六師群英譜》出版
* 作家張梅英
地方文獻工作
一、詩人霍俊明詩集分享朗誦會在省圖書館舉辦
11月11日下午2點,由河北省圖書館、愛誦志愿者朗誦團、中國青年出版社·小眾書坊、太行詩會文學沙龍等聯合主辦的“《有些事物替我們說話》——霍俊明詩集分享朗誦會”在河北省圖書館二樓多功能廳內圓滿舉行。活動特別邀請了《詩刊》雜志副主編商震、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郁蔥、劉小放,河北省作協第五屆理事會副主席李延青、以及詩人霍俊明、彭明榜、沈浩波等河北省內外嘉賓和詩歌愛好者共200余人參加。
霍俊明,河北豐潤人,著名詩歌評論家和詩人,著作有《尷尬的一代》《新世紀詩歌精神考察》《“70后”批評家文叢·霍俊明卷》《陌生人的懸崖》等。這本《有些事物替我們說話》是霍俊明“個人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詩集”,收入了其詩作95首和3首小長詩,既記錄了他在斗室、故鄉和黑夜行旅中那一閃而過的感觸或者長久縈繞于懷的過往人事的碎片,又是他對詩歌批評作為一種“寫作”和“創造”的思考。
朗誦會現場免費贈送100本霍俊明詩集《有些事物替我們說話》,并進行學術交流、詩歌朗誦。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郁蔥、天津市社科院文學所評論家王士強、《長城文論叢刊》主編劉向東等人對霍俊明詩集作出了有價值的評論及肯定。最后,詩人霍俊明向省圖書捐贈圖書,特藏部主任蘇文珠頒發入藏證,并合影留念。
此次朗誦會的成功舉辦,強化了河北省圖書館傳播優秀文化的陣地作用,同時給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對培養大眾的文學興趣愛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二、“復興之路——河北省文學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詩歌朗誦會”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行
10月31日下午,由河北省作家協會主辦,河北省圖書館協辦的“復興之路——河北省文學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詩歌朗誦會”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行。
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鳳、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延青、《詩刊》原主編葉延濱、朦朧詩代表詩人舒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黃亞洲、著名文藝批評家陳仲義、《詩選刊》主編簡明、《詩歌月刊》主編李云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著名詩人劉小放、大解、劉向東、張益祿、張紹紅、侯寶華、趙云江、谷地、胡茗茗、楊松霖、宋峻梁、代紅杰以及各市作家協會的詩人代表和朗誦愛好者等紛紛前來助陣。
朗誦會現場精彩紛呈,音詩畫完美結合,是河北省文學界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獻給全省人民的一次藝術盛會。朗誦會不僅匯聚了中國詩壇的名家,還請來了我國表演藝術界的大咖。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王曦梁懷著飽滿的熱情朗誦了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春江花月夜》主演何怡古琴唱彈了古典詩詞《陽關三疊》等。簡明、薛梅、北野、陳德勝、田耘五位詩人還特意為此次朗誦會創作了詩歌作品。
著名朗誦藝術家、83歲的殷之光深情朗誦了毛澤東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沁園春?雪》,朗誦會即將結束時,殷之光邀請全場聽眾同聲朗誦了毛澤東主席的詩歌《七律?長征》,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朗誦者感情真摯的朗誦、高古雅正的曲調、飽滿激昂的熱情共同匯成謳歌人民大眾、弘揚時代精神、贊頌美好生活的動人旋律,贏得了臺下觀眾的熱烈掌聲和一致好評。
三、“砥礪奮進中國夢 輝煌冀圖三十年” 河北省圖書館復館三十周年圖文展在河北省圖書館舉辦
河北省圖書館始建于1908年,開館服務于1909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從直隸圖書館到河北省圖書館,省館歷經頻繁搬遷,所積累的珍貴館藏流散殆盡。自1987年復館30年以來,百年沉淀、厚積薄發,河北省圖書館不斷完善優化,特別是新館建成開放以來,豐富的文獻、先進的設施、舒適的環境、周到的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眾到館,已成為公眾閱讀、學習、研究、文化休閑的重要公共空間,樹立了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形象。在河北省圖書館復館三十周年之際,河北省圖書館于12月6日在云水展廊舉辦了“砥礪奮進中國夢 輝煌冀圖三十年”河北省圖書館復館三十周年圖文展。這是河北省圖書館復館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此次展覽用52幅圖片,分“歷史回眸”、“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續寫華章”四個版塊,追溯了河北省圖書館的歷史,回顧了河北省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概述了河北圖書館自1987年復館以來與時俱進,扎實推進基礎業務建設、不斷完善服務設施和功能、把河北省圖書館打造成了多元化文化傳輸陣。展示了幾代圖書館人為此付出的努力和成果。
彈指一揮間,30年風雨兼程,30年滄桑巨變,30年付出與成功,30年探索與輝煌。30年來冀圖人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堅守正道、敢于擔當,心憂天下、立足平凡,不畏艱險、自強不息,團結互助、無私奉獻,積極進取、不懈追求的精神。通過此次展覽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在今后的日子里,河北省圖書館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秉承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宗旨,與時代同進步,與民族共命運,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現代文明成果,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不斷開創新局面、續寫新輝煌!
四、“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在省圖書館展
2017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為了記錄香港20年來的發展歷程,近期由中國日報社、中國文聯出版社主辦的“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在省圖書館云水展廊展出。
該展收錄了120余位攝影師拍攝的近200幅香港照片,以精妙的光影藝術呈現“東方明珠”的璀璨光彩,展現了香港的發展新貌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同胞團結奮進、同心拼搏的精神風貌。
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就像一棵幼苗在風雨中茁壯成長,結出了累累碩果。“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以圖像為載體,記錄兩地文化交流、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充分展示香港回歸2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和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帶領我們重溫香港回歸歷程,暢想香港璀璨明天。
“百名攝影師聚焦香港”精選圖片巡展在省圖書館展出旨在通過展覽帶領廣大省會讀者重溫香港回歸歷程,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國兩制”偉大方針的重要意義。同時,河北省圖書館作為京津冀圖書館聯盟成員之一,承辦此次巡展促進了三地文化更好更快的發展。
地方文獻入藏情況
一、志書類
(1)《大談村志》/大談村志編纂委員會編.—內部出版,2014年5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大談村隸屬于石家莊市橋西區。上限追溯到各項事務之始,下限至2012年12月31日。圖文并茂,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于一體,還原了大談村歷史風貌,揭示了生命延續、榮枯變遷的歷史規律,是大談村歷史的真實寫照和理性總結。
(2)《王安堡村志》/王安堡村志編纂委員會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王安堡村位于邯鄲市東部近郊。村志以本村的歷史、人物為對象,多方面詳細地闡述了該村的歷史概貌、發展和現狀。記述了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自然環境、人口發展、生產關系及其變革、農業、林業、養殖業、水利、工商業、貨幣、財稅、政權建設、教育、衛生、村莊發展、村民生活、風土人情、英烈及杰出人物等。
(3)《東軍師堡村志》/東軍師堡村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團結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東軍師堡位于邯鄲縣域西部邊沿。上限起自公元24年,下限止于2016年。囊括東軍師堡村的誕生、發展、變遷及在其發展變遷的長河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生產、生活、民風、民俗等曾經的存在方式與現代發展狀況,資料翔實,圖文并茂。
二、年鑒類
(1)《三河年鑒》(2008-2009)/三河年鑒編纂委員會編.—內部出版,2010年11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記述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三河市現行政區劃內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設大事記、社會經濟概況、社會團體、軍事、重大成果、人物和附錄等21個類目。
(2)《隆化年鑒》(2012)/隆化年鑒編纂委員會編. —內部出版,2014年4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全面記載2012年隆化縣政治、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狀況。設特載、大事記、專文、資料、英模風采等24個類目、分目121個、條目933個。上限自2012年1月1日起,下限至2012年12月31日。
(3)《豐潤年鑒》(2016)/豐潤區年鑒編纂委員會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客觀、全面、系統地記述該行政區內2015年度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發展狀況。設特載、大事記、豐潤概況、教育、文化、人物、方言、統計資料等32個欄目。
三、圖集類
(1)《風華河北》/中共河北省委對外宣傳局、河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編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通過自然風光、文化遺產、歷史名人、文化底蘊四個方面圖片,充分展示燕趙風華的姿彩和絕代的神韻。
(2)《畫說赤城:中國美術院書畫家作品集》/李敏、申全民主編. —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收錄中國美術院30余位書畫家描繪的赤城秀美山川、古跡遺存、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百余幅書畫藝術精品,展現了赤城這片土地的神奇與魅力。
(3)《大美衡水湖: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集》/張玉生主編.—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入藏河北省圖書館。衡水湖,湖面75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位于衡水市桃城區、冀州區之間。輯錄紀念衡水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美衡水湖”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近百位國畫名家的書畫作品。
地方文獻出版動態
一、詩人簡明《2016年中國網絡詩歌精選》出版
《2016年中國網絡詩歌精選》于2017年11月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錄網站、博客、微博、公眾號、微信群等網絡平臺上發表的詩歌。什么是網絡詩歌,或者說網絡詩歌以及網絡詩人的界定標準是什么?簡明所遵循的學術原則是:一,首發界定:網絡詩歌的首發陣地,必然也只能是“網絡”,或網站(論壇),或博客,或微博,或微信,或幾者兼之;二,傳播路徑界定:網絡詩歌通過網絡所搭建的閱讀平臺擴散傳播,其中一小部分網絡詩歌作品,雖然幾經輾轉騰挪被“移植”到了紙媒上,但紙媒只是網絡詩歌的第二發表陣地;三,第一讀者界定:網絡詩歌的第一受眾,或第一批受眾,必然也只能是所謂的“網民”,他們與作品的提供方(作者和出版者),并不是“契約”關系,他們身份漂忽難界,故稱之為:受眾,而不是讀者,因為他們沒有因花錢訂報訂刊而應盡的閱讀義務,卻擁有在網絡上絕對自由的閱讀、批評甚至“吐嘈”和謾罵的權力,這使得眾多“名家”望而止步。
純文學網站的出現,以及隨后分化、獨立成更具專業品質的詩歌、小說、散文、文學批評等論壇的繁榮景觀,可以說,是文學面對日益強大的商品文化沖擊,所采取的一次戰略性退守;也可以說,是一次另辟蹊徑的迂回和反戈一擊。如雨后春筍般破土成長的文學網站(論壇),經過短短幾年的準備、積累和迅速擴張,其中的佼佼者,已經發展到相當規模:《榕樹下》、《天涯》等文學論壇,《中國詩歌流派網》、《中國詩歌網》等詩歌網站,都擁有十幾萬會員,日瀏覽量驚人,日貼量近萬,甚至更多。這些網站(論壇),分別擁有自己的專業或志愿者管理團隊,分工明確、細化,并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盟。
作為中國網絡詩歌最早的深度參與者,也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學術觀察者和文本研究者,作者在第一時間便給予了所謂“網絡詩人”公允的學術地位和評價,也最早提出了反對“網絡詩歌流氓”的鮮明主張,自始自終見證了網絡詩歌從網站(論壇)、博客,到微博、微信,從異軍突起,到幾度沉浮的全過程。??
二、《關河尋夢——河北省立冀縣六師群英譜》出版
2017年12月,河北省文聯作家趙云旺編著的《關河尋夢——河北省立冀縣六師群英譜》一書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河北省立第六師范于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冀縣(今衡水市冀州區)創立,原名直隸省立第六師范,俗稱冀縣六師。六師是冀南黨組織較早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被譽為河北革命斗爭的策源地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六師在14年的辦學歷程中,共畢業學生1200余名,走出了8位副部級干部和38位軍級干部。六師進步學生在黨的領導下,將個人的理想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革命戰爭時期涌現出許多英雄人物,孕育了內涵豐厚的冀南紅色文化。此書深入挖掘了六師畢業的諸多英雄,系統梳理了六師紅色譜系,分“前言”“六師肇基”“風云尋英”“汗青留印”“氣貫長虹”“烽煙記憶”“英雄壯歌”“六師杏壇”“六師大事記”等十個章節,共收錄文章72篇,涉及六師人物61個,計30余萬字。中國文聯黨組原書記胡振民等題寫了書名。此書是第一部系統梳理冀縣六師英雄人物及其紅色譜系的作品,是作者在燕趙紅色文化研究領域向縱深開拓的積極探索。
趙云旺系河北省文聯當代人雜志社社長助理、省燕趙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2017年初,河北省文聯在文藝家隊伍中實施了“歌唱祖國,禮贊英雄”主題創作活動。趙云旺以省立冀縣六師為切入點,用近一年時間,深入英雄故里,全面打撈失落在歷史煙塵中的英雄的信息,生動再現了六師多位英雄的崇高追求和精神氣質,唱響了主旋律。該著在資政存史教化,以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積極價值。 ???
文獻捐贈信息
(1)廊坊固安縣趙復興、趙復強向省館捐贈《固安古志匯編附卷崇禎志 康熙十九年志 鄉土志》、《發現固安系列叢書之一:名人軼事》、《永定河獨奏曲》、《趙復興詩詞選》、《固安地區民俗輯錄》、《[光緒]固安鄉土志(南京圖書館手抄孤本)》等23種32冊;
(2)石家莊市裕華區政府方志辦趙春常向省圖贈送《石家莊市裕華區志(2001-2005)》4冊;
(3)河北省作協會員辛集市王延年向省館捐贈其著作《鐵血雄魂掛云山》、《舊城》2種2冊;
(4)井陘縣李和平向省館贈送《井陘縣威州鎮井陘社八甲李氏譜書》、《德山慧海》2種2冊。?
河北當代文化名人錄
作家張梅英
張梅英,女,河北靈壽人 筆名心陽,畢業于河北廊坊師范學院河北省第四屆作家班,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1993年開始,先后在《人民日報》、《百花園》、《散文百家》、《廣州文藝》、《當代人》、《青春歲月》、《石家莊日報》、《音體美報》、《人特周報》、《勞動午報》、《廊坊文學》等報刊雜志發表散文小說詩歌。曾編輯全國首部網絡文學集《大行如虹》。曾獲“海岱杯”全國網絡文學一等獎。小小說《我是一張床》榮獲“野三坡杯”第四屆(2013年度)河北小小說佳作獎。2009年出版文集《梅之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