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公眾的愛國精神,傳遞愛好和平的正能量,同時,讓歷史文獻為實現中國夢服務,在舉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熱潮中,河北省圖書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精心策劃,在5月至9月期間,共舉辦了20余項包括專題講座、展覽、文獻展和詩文朗誦會等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紀念系列活動,讓讀者和觀眾從多視角認識和了解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河北電視臺、中國文化報、中新社、鳳凰網等多家媒體關注與報道,吸引了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眾多讀者到館參觀。
一、整合文獻資源,發揮場地優勢,舉辦專題書展、公益講座展覽和朗誦會等活動
一是舉辦專題書展。為配合全館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采編部和借閱部通過采購、整理出300余冊抗戰題材的圖書,于8月28日在中文圖書借閱區設立專架起,展出當日超過一半的圖書就被讀者借走。
二是舉辦專題公益講座。從7月份開始,“冀圖講壇”先后邀請省內外專家、學者舉辦了8場嘉賓專題講座。分別是:中國西柏坡精神研究院研究員、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平先生講述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軍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三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傳唱故事和與河北的聯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指揮部政治部主任范凌少將主講《萬里長城永不倒——繼承和弘揚抗戰中迸發出來的民族精神》,講述中國人民尤其是共產黨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并深入軍營為官兵講座;空軍指揮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徐邦年教授進行了題為《未來空戰與航空武器裝備的發展》的專題講座;河北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河北預備役師上校軍官白嵐老師主講《面對戰爭》;新聞英才鄧拓之女鄧小嵐女士,主講《<晉察冀日報>與父輩抗戰》;資深媒體人、《河北日報》高級編輯張迎潮老師主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幕---虎頭要塞之戰》;原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高級工程師主講的《日本投降與原子彈爆炸》;空軍指揮學院作戰指揮系情報處外軍教研室陳洪教授,CCTV7頻道常年特邀軍事評論員,9.3大閱兵現代化武器特邀評論專家主講《信息化時代的空中力量與作戰揭秘》等。另外精選放映了《太行山上》《地道戰》《橋》等10部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題材經典影視作品。活動期間,共接待聽眾2000余人次,石家莊日報還大版面報道了陳平先生的講座。
三是舉辦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詩歌朗誦會”。6月7日和8月8日,在河北省圖書館多功能廳隆重舉行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詩歌朗誦會”,以及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詞集《怒吼》首發儀式暨吟誦活動。省圖書館黨委書記李勇,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郁蔥,《詩選刊》主編劉向東、副主編楊松林,著名作家一合、詩人梁桐綱、趙新月、左春和石家莊市詩詞協會等省會近百名文化界人士、詩歌朗誦愛好者與讀者參加了朗誦活動。
二、挖掘社會資源,加強業界合作,舉辦抗戰專題文獻精品展
一是與省收藏家協會共同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周年抗戰文獻精品展”?、“抗戰題材連環畫精品展”。5月和8月初,與省收藏家協會合作,在“燕趙紅色記憶館”分別展出129件早期重要抗戰文獻和400余冊經典抗日故事連環畫圖書。其中,抗戰文獻精品包括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圖書、報刊、文件、畫冊、證章、票券、戰圖、手稿、實物等。精選的連環畫作品大部分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版的首版繪畫版連環畫,既有單行本,也有套書。如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檳榔山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套書,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巧炸敵人軍火庫》等。參展作品還包括了一些名師佳作,如陳繼榮的《大刀記》,劉建平、尚金聲的《血濺津門》套書,辛鶴江的《新兒女英雄》等。開展以來,吸引了眾多讀者到館參觀,絡繹不絕。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40多名大學生,范西路小學的100多名學生等集體參觀,還有90歲的老者在家人陪伴下專門到館參觀。
二是與南京圖書館聯合同期舉辦“?鑄劍為犁?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圖片展”。8月1日至8月10日,在省圖書館云水展覽,與南京圖書館聯合同期舉辦鑄劍為犁?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圖片展”。該展覽共展出47幅圖片,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兩大陣營的對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戰事全面爆發三部分組成,較為真實、全面地記錄了自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而使廣大觀展讀者能夠對二戰宏大的歷史敘事脈絡深入了解。
三是與淶水縣圖書館共同策劃舉辦平西抗戰圖片展。9月1日至11日,與淶水縣圖書館共同在省圖書館共享大廳展出平西抗戰圖片。展出了平西抗日根據地的英雄群體以及抗戰模范人物的英勇事跡,以及反映平西抗戰文化史料圖片200余幅。平西抗日根據地作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戰8年中,前赴后繼涌現出?“邢各莊六烈士”、“雞蛋坨五勇士”、“八里塘、老帽山阻擊戰”等英雄群體以及抗戰詩人陳輝、寧死不屈的優秀干部佟旭野等模范人物。同時,平西抗戰文化,也在全國抗日根據地中獨樹一幟。曹火星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羅立斌的紅色經典歌劇《白毛女》的雛形——兩幕歌劇《白發女神》,蕭克將軍獲得茅盾文學榮譽獎的長篇小說《浴血羅霄》,都完成于平西。著名詩人張志民、田間、音樂家王莘、作家楊沫、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胡朋等一大批杰出藝術人才也是在平西一帶起步、成長而后成名。
河北省圖書館組織開展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有的側重全面、有的側重系統、有的側重區域、有的側重重要事件和任務,集中真實客觀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使省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和傳播優秀文化主陣地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激發了公眾的愛國精神,傳遞了愛好和平的正能量。一方面創新服務舉措帶動和增強了省圖書館資源建設和服務能力。活動中,著名作家趙一合、石家莊市黃埔同學會秘書長邱振貴、紅色文獻收藏家王律、詩人寧延達、石家莊詩詞學會會長韓國明等向省圖書館贈予了圖書和書法作品。同時積極推動了河北省圖書館口述地方文獻征集活動深入開展,目前已收到原河北省新華書店職工劉桂花同志講述抗戰時期晉察冀新華書店歷史沿革等十余人提供的歷史文獻資料。
|